|
|
根據上述柔性嵌縫止水材料的工作原理并考慮耐久性及便于施工的要求,面板壩的接縫止水,尤其是周邊縫的常規止水,以前曾比較強調柔性填料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等性能,認為強度高、斷裂伸長率大,材料就比較好。根據國內外面板壩的實踐經驗,尤其是止水失敗或止水不成功的教訓看,做好止水,主要有三方面要求,即材料自身的可靠性、材料與混凝土粘接可靠性和施工性能、壓力水作用下的流動性及耐凍融循環性和耐壓力水的擊穿性。材料自身的可靠性主要包括材料的耐久性(即在水、堿、酸鹽等溶液浸泡下不能分散、分離,重量不能損失過大,經過一定數量的凍融循環后材料各項性能降低量在允許范圍以內),在均布水壓力作用下耐壓力水的擊穿性能、流動性能及抗滲性能,耐熱性、耐寒性、抗拉性能等。由于柔性填料的設計工作條件應該是在受壓、受剪下止水防滲,并應盡量避免出現受拉狀態,所以與其他性能相比,柔性填料抗拉性能指標的重要性相對要低一些。通常柔性填料拉伸強度低的,其扯斷伸長率就大,兩項指標具有相關性。表3中的抗拉性能指標數據是國內近年工程經驗與研究成果的總結,與以前相比降低了要求。
柔性填料與混凝土之間粘接面的可靠性主要包括常溫下與混凝土的粘接性,常溫下、低溫下、高溫下、凍融循環條件下的粘接面的耐久性。對于用于其他水工建筑物如隧洞施工縫止水等,有時需要考慮柔性填料與新拌混凝土的粘接性及對應的粘接面的耐久性。粘接面的耐久性是指在水、堿、酸、鹽等溶液浸泡下或在空氣中放置一定時間,它的性能的變化在允許范圍以內,如粘接面不會自動脫開,不會成為漏水通道,在承受一定的剪、拉力作用下不先于材料自身破壞等。
對于在潮濕面及水中施工的情況,則需要考慮柔性填料與對應的混凝土的粘接性及對應的粘接面的耐久性。柔性填料一般都有一定的粘結性,但通常都需要采用氯丁類、環氧類等專用粘結劑實現與混凝土面的可靠粘結,粘結的可靠性與耐久性既需要大量試驗驗證,也需要大量工程應用證明,否則容易給工程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柔性填料的施工性能主要包括常溫下施工的方便性、施工期材料保護的方便性、施工后柔性填料在面板壩面板傾斜的條件下及相應的溫度下保持在原位的性能等。柔性填料的施工性能用數值表示較為困難,它與柔性填料的自身性能及其粘接面性能也有一定的相關性。在表3中,施工度、流淌值是相應的指標,抗拉強度、斷裂伸長率是相關的指標。
表3中給出了柔性填料的密度指標,要求不小于1.15 g/cm3,原因是柔性填料密度應大于1.0 g/cm3,并有一定余度,以利于長期安全可靠。國外面板壩周邊縫止水多用IGAS,國內面板壩多用GB和SR。GB止水材料的檢測結果見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