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系統)和(機器人系統)及(大型伺服控制系統)備件大賣!叫賣!特賣!賣賣賣!
大學生暑期做工非得從“基礎”崗位做起?
文/鄭渝川
廣州市青年文化宮等單位主辦的2017“聘出精彩暑假”廣州市大學生社會實踐招聘會近日舉行,有67家用人單位設攤招聘,合共提供近2400個全職、兼職、實習崗位供求職者挑選,吸引了近千名青年大學生前來咨詢應聘。此次招聘會以全職崗位為主,也提供部分兼職實習崗位,總體以服務行業為主。而招聘會上超七成崗位沒有設置學歷要求,有兩成多崗位要求大專以上學歷。(《信息時報》7月2日)
大學畢業生擇業就業問題,歷來備受市民關注。一來,很多市民家里或者親戚家,就有正在讀書、馬上會迎來擇業的大學生,或已經面臨的畢業生。大家都希望能讓自家的孩子順利找到事業歷程上的起點。二來,畢業生就業率從來就是就業市場的晴雨表指標。
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包括在暑期體驗全職工作,這對于在校生增強未來的就業適應性和競爭力是有幫助的。廣州青宮等單位連續多年舉辦這項招聘會,省去了市民家庭對于在校生暑期鍛煉上當受騙的擔憂,也是值得肯定的。
但應當看到,暑期社會實踐招聘會,提供的崗位及涉及行業,未必符合在校生及相關市民家庭的預期。《信息時報》的報道提到,基礎崗位需求較大,如快遞公司的“收派員”,還有淘寶客服、銷售代表、收銀員、行政文員等,這些崗位大多沒有設置學歷要求(也可以認為學歷要求對于類似崗位毫無意義),大學以下學歷也可加入崗位競逐。而類似于網頁設計、質檢員等技術性崗位,雖然也在招聘會上釋放出了需求,但顯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門檻。
我們當然知道,包括大學生在內,求職者進入職場競爭,要懂得從基礎崗位干起,不要浮躁,切忌好高騖遠。然而,如果大學生在經過大學幾年的勤奮學習,暑期社會實踐甚至畢業擇業時,會發現只能選擇所謂的低起點工作,所學到的知識、所進行過的技能訓練至少在可見的一段時期內無法體現,甚至不能與大學以下學歷層次的同事開展有意義的競爭——這肯定會讓人產生挫敗感,也會不可避免讓市民家庭產生教育投資失敗的判斷。
我們甚至可以認為,相當一批大學在校生,正在因為在暑期實踐及畢業前,多次有過備受挫折的求職經歷,才會接受父母的建議,孤注一擲選擇考研或者國考。
其實,各類金融機構、大型國企、外企、民營上市公司、事業單位,每年也會定期面向畢業生招聘,也會吸納在校生實習。但很多機構不僅會通過官網、招聘網站、與政府部門或高校合作的招聘會投放崗位,還熱衷于“熟人招聘”。同等情況下,經由“熟人”推薦,求職者有更大幾率進入上述機構工作或實習。
據此,筆者以為,要改善大學生就業選擇質量(不同于提高就業率),絕不僅僅是學生轉變觀念、提高技能單方面的事。教育部門、各高校要發揮工匠精神,根據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趨向,不斷致力于大學各專業課程的優化,讓在校生、畢業生走向職場時具有更快的適應能力、更持久的競爭能力。各高校領導以及校內就業部門,應當像我國有關部門對外推薦高鐵項目那樣,設法密切同各類用人單位的聯系,為本校畢業生、在校生創造用工或實習推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