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聯系電話150-9477-8561程經理152-6306-5987
公司秉承“引領生能源產業,打造綠色燃料生產基地”的理念,以“不斷摸索前進,創新發展”的企業經營方針,開拓市場。以產量和市場的認同。為配合提倡的節能減排,愿與一切愛好環保的朋友結為伙伴,來共同實踐綠色低碳生活,以完善的服務合作客戶的認可。公司熱忱歡迎各界朋友前來參觀。
本公司生產的顆粒主要以木屑、鋸末為原料。生產紅木顆粒、白松顆粒、雜松顆粒,生壓塊、模板顆粒等,也可按照客戶要求生產相應的顆粒燃料。
生顆粒燃料是新一代清潔無污染鍋爐燃料,具有充分、不冒煙、成本低,環保等特點,也是我們的藍天白云工程的一代寵兒。合理利用廢棄木屑,秸稈圧縮成形。
民事公益訴訟因沒有法律規定的明確原告,曾訴訟遭遇尷尬,這樣的事情將成為歷史。1月7日的《關于審理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民事訴訟原告資格明確,以后跨界污染由誰有了準。而環保行政被允許支持,有利于調查取證,形成打擊合力。原告資格是民事公益訴訟的核心問題,按照《解釋》規定:市級以上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會等社會組織可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對可以提起公益訴訟的相關組織做出明確規定,為我們提訟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據。”中華環保聯合會法律服務中心副主任馬勇說,中華環保聯合會是經批準、注冊、保護部主管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由與環保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團體和熱心于事業人士結成,成立五年以上且無記錄,依法享有原告訴訟主體資格。
“環保組織依法對行為進行,公益訴訟是履行權力的一個抓手。”馬勇告訴記者,通過法律手段追究企業的責任,“和行政形成一個很好的合力,能夠加大對的打擊力度。”此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公益訴訟主體的組織并不少,理論上有700多家符合條件的組織都可以作為原告提起公益訴訟。本報記者張園園王光照段學虎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原標題:700多家社會組織可提起環保公益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