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解電容器的正向漏電電阻大于反向漏電電阻的特點來判別定正負極。將萬用表撥到R×1k檔,用交換表筆的辦法分別測正、反向漏電阻。最后以漏電電阻較大的一次為準,此時黑表筆接的是電解電容器正極,紅表筆接的是負極。
測量容量較大的電容時,在交換表筆進行第二次測量時應先將電容短路一下,防止出現表針打表的現象。對于剛使用不久的電解電容器進行測量時,必須先把兩極短路一下然后再測,避免電容器內積存的電荷經萬用表放電,燒毀表頭。另外,不能用上述方法判斷正向漏電嚴重的電解電容的極性。
(2)檢查電解電容器容量及漏電的大小
將萬用表撥到R×1k檔,黑表筆接電解電容器的正極,紅表筆接負極,即可檢查其容量的大小和漏電程度。
1)檢查容量的大小
測量前,把被測電解電容器短路一下。接上萬用表的一瞬間,表內電池E通過R×1k檔的內阻(歐姆中心值R0)向C充電。由于電容兩端的電壓不能突變,剛接通電路時電容上的電壓Uc等于零,所以充電電流為最大I=IM=E/R0。只要電容量足夠大,表針就能向右擺過一個明顯的角度。以后隨著Uc的升高,充電電流逐漸減小,表針又向左擺回。充電時間常數τ=R0C(s),當R0確定后,C愈大,τ值也愈大,充電時間就愈長。通常認為當t=5τ時Uc=0.99E,即C上已充好電。例如MF30型萬用表R×1k檔的R0=25kΩ,若取C=1μF充電時間為:
由于充電時間太短,只能看到表針有輕微擺動。當C≥10μF時,表針擺動幅度很大,甚至能沖向歐姆零點。取表盤總分度格數nM=50格,表針偏轉格數n與電容量的關系如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