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
品牌 | 昶盛源 |
產地 | 山東 |
規格 | 600g/袋 |
用途范圍 | 食用 |
原料與配料 | 白條鴨、食用鹽、白砂糖、醬油、香辛料等 |
生產日期 | 見封口 |
保質期 | 8個月 |
是否進口 | 否 |
儲藏方法 | 冷藏 |
生產許可證編號 | QS371404014406 |
數量 | 99999 |
可售賣地 | 全國 |
類型 | 熟食 |
型號 | 昶盛源 | |
醬板鴨的來源
醬板鴨相傳在楚昭王時期,楚國宮廷里有一位名叫石糾的宮廷廚師,傳聞廚師的手藝很高超,經他烹制的菜肴,及其精致美觀,受到楚王和內臣外賓的喜愛。 石糾的家在宜城蠻河的岸邊,家里只有一位六十多歲的老母自己一個人生活。石糾的母親在河邊洗衣時不小心掉進了河里,多虧了幾個放鴨子的人把她從河里救起;石母被救上岸后就生病了,又多虧鄉親們進行細心的照料,才得好轉;鄉親們又把這件事情捎信到宮里,將事情告訴給了石糾。 石糾是一個個孝子,他聞訊后急忙告假,連夜趕回家里看望母親。對救了他母親的放鴨人和照料過他的母親的鄉親,他一 一親自的上門酬謝他們。為怕母親再發生意外,石糾從此再不敢離開家中。 石糾一邊照料自己的母親,一邊想著著為那些鄉親們做點什么事情。他見鄉親都養了不少的鴨子,可是鴨蛋和鴨肉都是不值什么錢的,便將自己的手藝用上了:他把在宮中醬制天鵝和禽蛋的手藝,用來加工成醬板鴨和醬蛋(松花蛋的前身),誰吃了都說很好吃。弄到集市上去賣,也是很受大家的歡迎的,還能賣得好價錢。 自從石糾回鄉之后,楚宮中的烹飪質量便不如以前的水平了,楚王便食欲下降。于是宮中派人尋訪,且找到了在家中的石糾,要他回宮去。石糾為了盡孝以及報答幫助過他母親的鄉親,請求來人幫他辭掉宮中的差事,還請尋找他的人帶回去了一些自己制作的醬鴨和醬蛋給楚王品嘗。楚王品嘗后大加贊賞,對石糾孝敬老母、報答鄉親的情分,更加贊不絕口。他傳令下去,將醬板鴨和醬鴨蛋賜名為"貢品醬板鴨"、"貢品醬鴨蛋",一直進行生產,供應楚宮。 石糾帶領著鄉親們,靠著生產貢品致了富。這中貢品的醬板鴨、醬鴨蛋的美食和獨特制作工藝一直傳承,也傳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