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 |||
---|---|---|---|
品牌 | 瑞園石雕 | ||
產品編號 | 3 | ||
擺掛形式 | 擺飾 | ||
加工定制 | 是 | ||
加印logo | 可以 | ||
包裝 | 木架 | ||
制作方法 | 半手工半機械 | ||
制作工藝 | 浮雕雕刻 | ||
外形尺寸 | 可定制mm | ||
重量 | 50噸g | ||
可售賣地 | 全國 | ||
材質 | 大理石 |
廣東石牌坊廠家供應 村莊大門牌坊 村門口石牌坊門樓加工定制
廣東農村門頭牌坊-村門口石牌坊門樓圖片樣式 以潮州進士狀元石牌坊為例;廣東潮州巨資復興太平路牌坊街修建村口牌坊的介紹:歷史文化名城廣東潮州市,全市原有自唐宋至明清的村口石牌坊143座,分布在城鄉各地,其中以城區太平路的農村牌坊街0為壯觀,共有45座,其余散落在城區街巷和城外的有98座。然而遺憾的是.到上世紀50年代初,除少數幾座石牌坊外,潮州的牌坊絕大多數都因自然的破壞和道路擴展、城市建設等原因被毀壞或拆除,僅存“急公好文坊”、“宗山書院坊”、“忠節坊”等幾座。為了重現昔日潮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風采,適應發展歷史文化名城旅游的需要,潮州市先后投入1.5億元實施了潮州市太平路古牌坊街修復工程,參照歷史照片和記載,按原址、原貌、盡可能地采用從民間收集回來的古牌坊構件復建了明清時期有代表性的22座牌坊。經過四年半的努力,潮州太平路牌坊街修復工程全面完工并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國內規模0大的古牌坊街,被譽稱為“中國0牌坊街”。
潮州太平路牌坊街簡介潮州太平路牌坊街總長近200米(其中太平路1 700米東門街約300米),共建有牌坊24座(原為22座,后又增加一座“十相留聲坊”和一座位于太平路南端入口的“三陽門”石牌坊、“狀元牌坊”、“圣朝使相石牌坊”、“請救重封石牌坊”、“文宗方伯石牌坊”、“四進土石牌坊”、“柱史石牌坊”、“太山北斗石牌坊”、“侍御石牌坊”、“節鎮三省石牌坊”. “理學儒宗石牌坊”、“大總制石牌坊”、“賜錦重光石牌坊”、“秋臺石牌坊”、“兩京科道石牌坊”、“封疊被石牌坊”、“大理司平石牌坊”、“玉署仙班石牌坊”、“盛世元凱石牌坊”“三世尚書石牌坊”、“家伯學土石牌坊”、“十相留聲石牌坊”、三陽門石牌坊”等。復建的這些牌坊都具有悠久的歷史測源、深厚的歷史人文內涵和較高的地方歷史文化價值,諸如:“四進土石牌坊,據《潮州府志.坊表》記載,系“為明正德丁丑科進土蕭與成、陳大器、薛侃、蘇信建”。此牌坊為四柱三間四樓石牌坊,約建于明嘉靖十一年至十二年年)之間。四人的事業功績、美德清風,歷代潮州府縣志均有記載,其中薛侃是王陽明(守仁)潮州弟子中00的一位,黃宗羲《明儒學案》為王門后學立了七個學案.將薛侃為首的潮州學者獨立為一個學派。《湖汕史》認為,與其他王學門派相比,薛侃是“一位對16世紀潮州影響極為巨大的重要人物”。
柱史石牌坊“柱史石牌坊”是潮州太平路牌坊街中建造年代0早的一座牌坊,據乾隆《潮州府志,坊表》記載,系明武宗正德十二年年)“為御史許洪宥建”。許洪宿,字舜仁,海陽(今潮州潮安龍湖)人,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舉人,正德九年征為御史,巡按應天、山東,敢伯方宗文直言諍課。在明代,監察御史是品低(正七品)權重,為皇帝的耳目,“出則巡視方岳,入則彈壓百官”,且必須經過嚴格考選的科舉“正途出身”者方能擔任,故明朝士人風氣視出任監察御史為種殊榮,故為許洪宥建石牌坊。牌坊為四柱三間三層五樓石坊,匾額上所題“性史”即“性下史”的省稱,周秦的官名。即漢以后的御史,因其常立殿柱之下故名。后以此作為御史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