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產(chǎn)品參數(shù) | |||
---|---|---|---|
可售賣地 | 全國 |
東京供水局對漏水問題進行了10多年大量的試驗研究,據(jù)分析,60.2%的漏水是因為水管材料強度不足受外力的作用造成的,24.5%的漏水是因為管道接頭設計不合理造成的,8.0%的漏水是由于塑料類膨脹率過高而導致管道線路設計不合理造成的。為此,日本水道協(xié)會建議改進水管材料和連接方式。從1980年 5月開始,從輸水輔助干線到水表之間,凡直徑 50mm以下的供水管道全部采用不銹鋼管、管接頭、彎管和水龍頭,結果從根本上解決了漏水問題。1982年 日本又開發(fā)了不銹鋼波紋管,管道用戶可以很容易地彎成任意角度 ,大大減少了接頭數(shù)量甚至可以完全省去接頭,節(jié)約了安裝時間和成本。美國之所以選擇不銹鋼,完全是基于經(jīng)濟和 兩個角度的考慮,不銹鋼材料符合環(huán)保署 (EPA) 準則,常常用于對水質(zhì)要求較高和難于更換、要求低維護、使用壽命長的場合。盡管第一次材料成本比鍍鋅管高約 20%~50%,但由于不銹鋼優(yōu)異的耐腐蝕性,安裝和加工費用大大降低,管線的日常運營維護費用也大幅降低,而且水系統(tǒng)的使用壽命可長達100年,因此在整個壽命期內(nèi)的總成本是最低的。1980年 日本 制 定 了 工 業(yè) 標 準 (JIS G 3448——一般配管用不銹鋼管》,1982年日本水道協(xié)會制定 《JWWA G 115—— 自來水用不銹鋼管道》和《JWWA G 116—— 自來水用不銹鋼鋼管接頭》標準,后來又制定了不銹鋼波紋水管標準。1999年東京供水局將316不銹鋼波紋管作為標準用材,表明不銹鋼用作 自來水輸水管道和建筑內(nèi)給水管道步入了標準化軌道。據(jù)東京自來水部門的統(tǒng)計,隨著不銹鋼化率從 1982年的 11%上升到 2000年 的90%以上,漏水數(shù)量相應地從70年代末的每年5萬多處下降到 2000年的 2~3處 (由雜散電流引起接頭處滲漏),不銹鋼水管的采用大大降低了水的滲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