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產品參數 | |||
---|---|---|---|
品牌 | 滌邦 | ||
驅動方式 | 滾筒式 | ||
適用范圍 | 醫用 | ||
樣式 | 蒸氣式 | ||
A0值 | >600 | ||
雙扉 | 隔離式洗脫機 | ||
可售賣地 | 全國 |
制藥行業生產區域使用的洗滌設備對潔凈區的影響必須符合cGMP。用于潔凈區的洗滌系統對環境無微生物、水汽、顆粒散發等,同時驗證后的清洗結果對生產結果的風險管控非常重要。要做到如此,洗滌設備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設備的滾筒、前側面面板采用不銹鋼材質。· 內筒、外筒、內外筒之間、洗滌劑流路、水流路系統、通風管路設計無死角、無回流,清潔維護簡單。· 設備開機后自動自清潔消毒,不同批次間自動自清潔消毒,自清潔消毒結果驗證后無顆粒物殘留和微生物全部滅活。· 衣服在限定的時間內洗滌干凈,洗滌結果驗證后潔凈服附著塵埃粒子明顯減少和附著微生物全部滅活,最后一次漂洗水經過微生物和塵埃粒子檢測后無顆粒物和微生物殘留,同時經過驗證,潔凈服織物纖維無明顯磨損。· 自動自清潔消毒過程和洗滌過程具備良好的時限性、可驗證性、可重復性和可追溯性;安裝簡單、操作簡便、節能環保。· 符合cGMP潔凈區的設備最好能夠長期穩定牢固,不會造成停產風險。
醫用織物的洗滌措施,主要是以人為本,從三個方面進行。人員防護方面1、收送、洗滌人員實行標準防護:戴口罩、穿隔離衣(裙)、戴手套,必要時戴防護面罩,專人收送。2、接觸臟污物品后應立即按六步法進行手部清潔衛生,洗手液應采用醫用洗手液或皂液。3、工作人員不得在各區穿梭,洗滌織物流轉遵循從污到潔的原則。織物洗滌方面1、送洗織物嚴格按院感要求進行分類包裝,感染性織物有標識。2、感染性織物按要求在專區洗滌,洗滌技術要求按《醫用織物洗滌技術規范要求》執行。3、不明感染類織物應在醫院感染科的指導下進行處理或送醫療廢物處理機構進行焚燒處理。4、被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織物采用焚燒處理。5、與醫院溝通,對新型冠狀病毒病人就診使用的織物,采用一次性織物,用后進行焚燒處理,以避免污染后織物在流轉時造成二次污染。
《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洗衣房相關防控建議:人員防護方面1、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做好洗衣房所有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工作,如有體溫異常或新冠相關癥狀者立即脫離工作環境,視情況予以醫學干預, 采取隔離措施。2、出省要向醫院應急辦報備,根據應急辦相關要求回崗。3、洗衣房各級人員防護要求烘干整理及折疊區的工作人員:穿工作服或洗手衣褲、戴醫用外科口罩、帽子,換工作拖鞋。洗滌組人員:著工作服,戴醫用外科口罩、帽子,戴手套,穿防水圍裙和防水鞋。處理特殊感染醫用織物人員穿防水圍裙、佩戴護目鏡或面罩、著防水鞋。下收人員佩戴一次性圓帽、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隔離衣、戴雙層手套,密閉轉運車相對固定且清污分開。4、洗衣房工作人員操作防控要求(1)應按本標準對臟污織物和感染性織物進行分類收集。收集時應減少抖動。(2)確認的感染性織物應在患者床邊密閉收集。(3)盛裝感染性織物的收集袋(箱)宜有“感染性織物”標識;有條件的醫院可使用專用水溶性包裝袋。(4)專用水溶性包裝袋的裝載量不應超過包裝袋的三分之二,并應在洗滌、消毒前持續保持密封狀態。(5)盛裝使用后醫用織物的包裝袋應扎帶封口,包裝箱(桶)應加蓋密閉。(6)醫院洗衣房應分別配置運送使用后醫用織物和清潔織物的專用運輸工具,不應交叉使用。(7)下收人員回收完畢,脫掉隔離衣和第一層手套,快速手消液擦拭進行手衛生。(8)下收人員回到去污區,與去污區人員進行物品交接,告知感染類型。立即對轉運車輛進行擦拭消毒 (消毒劑可選用500mg/L 的含氯制劑),再脫掉防護用品,同時做好手衛生。(9)下送人員: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用清潔轉運車按專用路線給隔離病區配送物資, 并在指定的清潔區域交接,下送結束后,按相同路線返回。(10)工作結束后,進行手衛生。有條件應進行沐浴更衣,將工作服放在固定位置,清洗消毒備用,佩戴外科口罩離開醫院。環境與消毒方面1、每天工作結束后應對污染區的地面與臺面采用有效消毒劑進行拖洗/擦拭,消毒方法可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鐘以上;清潔區的地面、臺面、墻面應每天保潔。2、污染區室內機械通風的換氣次數宜達到10次/h,最小新風量宜不小于2次/h;必要時使用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3、工作區域的物體表面和地面有明顯血液、體液或分泌物等污染時,應及時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再清潔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