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產品參數 | |||
---|---|---|---|
產品型號多,無法一一上傳,如有未找到的型號,可隨時聯系客服。店鋪產品標價,非實價,拍下前請聯系客服咨詢準確和貨期, 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PDP-14本質是把DEC成功的“迷你機”PDP-8增加了工業I / O接口,由一個控制單元和幾個外部接口盒組成;控制單元包括一個可變大小的ROM,多包含4k的12位指令;存儲器分為256個字節;通過擴展多可以處理256個輸入輸出。但DEC的PDP-14有一個缺陷,就是修改程序需要把產品發回DEC公司,整個處理過程耗時一周,導致它運行至1970年后被替換。PDP-14的誕生,其實只是PLC出現的開胃菜,與DEC同時競標的還有信息儀表公司(3-I)和貝德福德協會(Bedford Associates),他們也分別推出了相應的產品。信息儀表公司(3-I)為通用交付的設備為PDQ-II,其大的 是能提供高級邏輯運算功能,適用于正離合器生產線的控制。但該產品也存在修改程序不便的缺陷,在GM一直運行到1971年后,被Modicon 084替換。接下來主角誕生了,由Dick Morley和George Schwenk于1964年成立的貝德福德協會(Bedford Associates)也獲得了通用的原型機測試資格。Dick Morley只因厭倦了重復的機床操作員工作,想要發明一個集所有功能于一個編輯器的“神器”,于是寫出了自己的梯形圖邏輯。1968年Bedford成立了第七家控制公司,取名Modicon(莫迪康),其在Dick Morley領導下于1969年成功推出了自己的PLC產品,基于該產品是Modicon的第84個項目,產品取名“Modicon 084”。?084編程相對簡單,用戶插入編程單元,選擇適當的軟件模塊,然后鍵入梯形圖即可快速進行編程;同時安裝在硬質外殼內,提高了安全等級,這是DEC的PDP-14、3-I的PDQ-II所無法比擬的,終在1971年替代另兩個競品。Modicon隨后又于1973年推出“184”、1975年推出“284”、1979年推出工業通信網絡Modbus、1994年推出Quantum(中文名“昆騰”)系列PLC,終于1997年被施耐德收購并成為施耐德旗下4個主要品牌。而Dick Morley所發明的“Modicon 084”可編程控制器及后續產品很快在離散制造業的控制器中占據統治地位,還逐漸擴散到流程工業和間歇制造的批量生產過程,Dick Morley由此被譽為“PLC之父”。
?
主營產品,備件供應,充足庫存
Foxboro(福克斯波羅):I/A Series系統,FBM全系列(現場輸入/輸出模塊)
順序控制、梯形邏輯控制、事故追憶處理、數模轉換、輸入/輸出信號處理、
數據通信及處理等。
Westinghouse(西屋):1C31系列DCS系統、CPU、OVATION系統、WDPF系統、
WEStation系統備件。
Triconex(英維思):冗余容錯控制系統、基于三重模件冗余(TMR)結構的現代化的容錯控制器。
EMERSON(艾默生):模塊、卡件、驅動器等各類備件。
XYCOM:XVME系列
Bently(本特利):3500/3300系統。
Rockwell(羅克韋爾):ICS系統。
ABB:PM全系列DCS系統、IGCT高壓變頻器系列、工業機器人備件DSQC系列、INFI 90等。
Bailey(貝利):BRC系列DCS系統等。
Allen-Bradley:1756、1785、1771、1746全系列系統等。
Yokogawa(橫河):CP系列等。
Honeywell(霍尼韋爾):TK/TC/CC系統等。
Reliance(瑞恩):57C系列等。
140系列處理器、控制卡、電源模塊等。
Modicon(莫迪康):AS系列PLC系統備件。
6ES5/6ES7414/6ES7415/6ES7416系列PLC系統備件、
?MOORE, Simatic C1,Siemens數控系統等。
Motorola(摩托羅拉):MVME 162、MVME 167、MVME1772、MVME177等系列。
XYCOM:I/O、VME板和處理器等。
GE(通用電氣):IC698/IC697全系列PLC系統、模塊、卡件、驅動器等各類備件。
Yaskawa(安川):伺服控制器、伺服馬達、伺服驅動器。
Bosch Rexroth(博世力士樂):Indramat,I/O模塊,PLC控制器,驅動模塊等。
Woodward(伍德沃德):SPC閥位控制器、PEAK150數字控制器。
不易尋找、停產備品備件、小金額,我們同樣為您采購!?咨詢電話:15359298293(微信同號)
海量備貨庫存,為您節約 ,替您省錢,貨期更火速??咨詢熱線:15359298293(微信同號)
?
VMIVME-1181 |
VMIVME-3112 |
VMIVME-7700RC- |
VMIVME-PS250-000 |
VMIVME-1150-133 |
VMIVME-3801-100C |
VMIVME-2120 |
VMIVME1181-000 |
VMIVME 4512 |
VMIVME 4140 |
VMIVME- 2120-122 |
VMIVME 9064 |
VMIVME 1150 |
VMIVME 3111 |
VMIVME 2232 |
VMIVME 4514 |
VMIVME-M-485 |
VMIVME 7751 |
VMIVME 3113A |
VMIVME-2128 |
Vmivme 2532a |
VMIVME 7697 |
Vmivme 2534 |
VMIVME-5510 |
VMIVME-5530M |
VMIVME-2528 |
VMIVME 5530M |
VMIVME 4911 |
VMIVME-4100 |
VMIVME 5530S |
VMIVME-4132 |
VMIVME 5504 |
VMIVME 1111 |
VMIVME 1181 |
VMIVME 2330 |
VMIVME 301A |
VMIVME-5521 |
VMIVME 5740 |
VMIVME 7765 |
VMIVME- 7486 |
VMIVME 7452 |
VMIVME 1330 |
531 X305NTBAPG1 |
Specific?protocols?and error detection philosophies are used for efficient and optimum transfer of data. The master station (and sub-masters) gather data from the various RTUs and generally provide an operator interface for display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remote sites. In large telemetry systems, sub-master sites gather information from remote sites and act as a relay back to the control master station.In olden days, we call the SCADA system as complete control system wi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to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equipment in industries. whereas in modern days we have individual advanced systems like PLC, DCS as control systems and use SCADA for operator interface or called as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HMI) or simply as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so do not confuse about the terminology of “SCADA” between 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