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產品參數 | |||
---|---|---|---|
品牌 | 滌邦 | ||
雙扉 | 隔離式雙扉洗消機 | ||
熱力值 | >600 | ||
驅動方式 | 滾筒式 | ||
適用范圍 | 醫用 | ||
樣式 | 蒸氣式 | ||
可售賣地 | 全國 |
《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WS/T 508-2016中3.12條款和4.3條款分別對洗滌機構設置污染區和清潔區的具體要求進行了明確規范,實行分區洗滌對保證醫用織物洗滌品質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洗滌設備制造商也把分區能有效減少污染的理念引入到了醫洗設備的實際制造中。醫洗設備的裝卸料門應該首要采用雙扉式結構,設置前污門和后凈門,裝料門和出料門臟凈分開隔離。只有首先做到潔區和污區以及潔品與污物完全物理隔離,才能滿足醫療紡織品的洗滌和感控要求的基本條件。衛生隔離式洗脫機的裝載門采用雙扉式結構,設置前污門和后凈門,從前污門進行裝料,洗好后的織物從后潔凈門取出,做到了潔區和污區以及潔污完全物理隔離,避免出現二次交叉感染。而普通的洗脫機只能做到單門進出料,臟的醫用織物在被塞進洗滌轉籠時勢必會將病菌污染到裝料口,而在往外取洗好的醫用織物時,干凈的布草在裝料口轉瞬就會重新被污染。隔離式洗脫機的雙扉式結構滿足了醫用織物的洗滌和感控要求。
《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宜采用熱力型清洗消毒機,實施機械清洗、熱力消毒、機械干燥、裝箱備用。熱力消毒要求A0值要求大于等于600。針對拖布的清洗有別于普通織物,應該嚴格按照衛生隔離式的標準,清潔區與臟污區分開,按照單向流程由臟污區放入經過預消毒處理的待洗拖布,消毒洗凈后的拖布從潔凈區取出,并通過專用通道送抵儲備區備用,避免交叉污染或接觸感染。專業的醫用地巾消毒機需要有處理重污的能力來確保洗干凈,根據規范要求A0值≥600的標準達到消毒的規范,同時機器還需要有衛生無塵的要求,即保證機器內部的材質要求及表面潔凈度要求,以免機器內藏污納垢,引起交叉感染。此外,設備需要具備清洗排除泥沙的功能使得聚集在拖布上的重污洗掉后能迅速排除。
醫院布草洗滌根據WS/T 508-2016《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相關規定,相比普通布草的洗滌而言,要求更加嚴格,不僅要實現清潔織物外觀整潔、干燥、無異味、異物、破損;按照WS/T 508-2016《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中對使用隔離式洗滌設備做出了明確要求:即1、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烘干、熨燙等用品與設備應滿足工作需要。2、洗滌用水的衛生質量應符合GB5749要求。3、洗滌和烘干設備應選用經國家檢測合格、有加熱功能的專用洗滌和烘干設備。4、宜選擇衛生隔離式洗滌烘干設備。5、社會化洗滌服務機構宜裝備隧道式洗滌機組。6、洗滌劑、消毒劑及消毒器械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自動上進前出衛生隔離洗衣集成系統自動上進前出結構時,裝有臟污布草的推車,用提升機自動將臟布草倒進隔離洗衣機里,真正實現人不用接觸布草的工作 隔離洗衣機洗滌完畢,自動打開在清潔區的圓門,傾斜卸出干凈布草到潔凈車間。整個過程,人不需要接觸臟污布草,真正實現黑燈無人車間概念,真正實現衛生隔離。
醫療洗滌洗衣房的升級,醫院洗衣房的建筑布局控制、人流物流氣流控制、設備控制、工藝流程和過程控制,杜絕醫療織物交叉污染渠道。1、洗衣房十二項要求區別于原普通洗衣房醫療洗衣房建筑布局是貫徹本標準的基本條件,標準中有12項要求。2、首先要規劃好三個專用通道“應設有工作人員、醫用織物接收與發放的專用通道”——明確要求這三種通道都是專用的,不能混用通道了,所以首先要規劃好三個專用通道,使道路暢通。3、“工作流程應由污到潔,不交叉,不逆行”要求物流無交叉,設備的布局要統籌考慮,研究避免物流交叉和逆行。4、污染區和清潔區之間設置完全隔離屏障要求污染區和清潔區之間應有“完全隔離屏障”,是必須達到的要求。完全隔離屏障的定義是“洗衣房污染區與清潔區之間設置的全封閉式、實質性隔斷,除分別開設通道門共人員進出和物品由污到潔運送外,兩區之間空氣不能對流”。
衛生級隔離式洗脫烘一體機系列產品,側進前出洗烘機適合制藥廠潔凈區,在一臺機器中洗滌消毒烘干,減少了從洗衣機中取出再裝入烘干機的工序,節省人工,降低成本。產品的熱風是從滾筒前門直接進入滾筒中,直接與衣物接觸,被衣物吸熱后的無用的熱風才經過滾筒壁的孔排出去,機體被升溫全部用的是廢熱。僅此一項技術的節能效果就達到30多,節省烘干時間30。對空氣的擾動時間短也更環保,實現了自動卸料的先進技術。用于第三方消毒供應中心及醫院的手術衣洗滌,符合WS310的要求,并可以選擇A0值實時監測、水質監測和可追溯功能,向管理中心提供可追溯證據,并可選擇水質自動調整功能。本機的面板簡潔,全部采用不銹鋼,容易清洗和保持潔凈。
根據《WS/T 512-2016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要求:用于清潔病區的清潔工具使用后應及時清潔與消毒,干燥保存,其復用處理方式包括手工清洗和機械清洗。宜采用機械清洗、熱力消毒、機械干燥、裝箱備用的處理流程。熱力消毒要求A0值達到600及以上,相當于80℃持續時間10min,90℃持續時間1min,或者93℃持續時間30s。WS/T 508-2016《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WS/T 512-2016《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 建議,地巾布巾宜單獨洗滌、消毒,宜選擇熱洗滌方法。因此,醫療機構應在規范指導下建立織物清洗消毒中心,尤其是集中處理病區環境清潔所使用各類清潔工具的地巾布巾清洗消毒中心,并按照規范要求對該處理中心進行如下布局:二區三通道:臟污區與清潔區完全物理隔離;臟污進入通道(含專用傳染品進入通道),清潔品發貨通道,人員進出通道。分類與分區處理:傳染品、地拖抹布類,獨立封閉區域用隔離洗脫機處理;潔區同樣做相對隔離分類、分區整理。流程和路徑:合理設計,采用高效率的設備和方案;效率流程,感控流程,管理流程建設。
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WS/T 512-2016)規定了醫療機構建筑物內部表面與醫療器械設備表面的清潔與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潔與消毒原則、日常清潔與消毒、強化清潔與消毒、清潔工具復用處理要求等。清潔病房或診療區域時,應有序進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輕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應遵循清潔單元化操作。實施清潔與消毒時應做好個人防護,不同區域環境清潔人員個人防護應符合附錄B的規定。工作結束時應做好手衛生與人員衛生處理,手衛生應執行WS/T 313的要求。清潔工具應分區使用,實行顏色標記。 宜使用微細纖維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醫療機構宜按病區或科室的規模設立清潔工具復用處理的房間,房間應具備相應的處理設施和儲存條件,并保持環境干燥、通風換氣。 清潔工具的數量、復用處理設施應滿足病區或科室規模的需要。 清潔工具使用后應及時清潔與消毒,干燥保存,其復用處理方式包括手工清洗和機械清洗。 清潔工具的手工清洗與消毒應執行WS/T 367的要求。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宜采用機械清洗、熱力消毒、機械干燥、裝箱備用的處理流程。熱力消毒要求A0值達到600及以上,相當于80℃持續時間10min,90℃持續時間1min,或93℃持續時間30s。 當需要對清潔工具復用處理質量進行考核時,可參照GB 1598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執行。
醫用織物洗滌消毒中心、硬器械消毒供應中心和軟器械消毒供應中心這三類洗消項目融合在一個投資建設項目中,并分別采用不同的生產場所、洗消設備、洗消工藝、洗消標準進行全方位建設規劃和流程設計的醫療洗消解決方案。隨著WST367-2012《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508《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WS310.1-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部分管理規范》、WS310.1-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操作規范》、WS310.1-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醫療消毒供應中心基本標注(試行)》、《醫療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