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產品參數 | |||
---|---|---|---|
品牌 | 大成 | ||
樣式 | 蒸氣式 | ||
A0值 | >600 | ||
熱力型 | >3000 | ||
驅動方式 | 滾筒式 | ||
適用范圍 | 醫用 | ||
可售賣地 | 全國 |
2017年我國發布的《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規定,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宜采用熱力型清洗消毒機,實施機械清洗、熱力消毒、機械干燥、裝箱備用。熱力消毒要求A0值要求大于等于600。針對醫院拖把、抹布、地巾的清洗有別于普通織物,應該嚴格按照衛生隔離式的標準,清潔區與臟污區分開,按照單向流程由臟污區放入經過預消毒處理的待洗拖布,消毒洗凈后的拖布從潔凈區取出,并通過專用通道送抵儲備區備用,避免交叉污染或接觸感染。以醫院為單位,建立一個集中醫用拖把、抹布、地巾的洗消中心,所有的織物品等在集中式洗消中心進行清潔、洗滌、消毒。以樓層為單位,建立分散式的樓層洗消中心,所有樓層的衣物等在樓層洗消中心進行清潔、洗滌、消毒。執行標準: 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1.洗滌和烘干設備需選用經國家檢測合格、有加熱功能的專用洗滌和烘干設備2.洗滌劑、消毒劑及消毒器械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3.熱洗滌方法:應采用高溫(70℃-90℃)、低水位方式。消毒溫度75℃,時間≥30 mins 或消毒溫度80℃,時間≥10mins省水省電省時:為醫院節省了非常可觀的水資源;大大縮短清洗消毒時間。機械清洗,操作簡單,減輕清潔人員工作量,人員安全性提高。規范集中管理,統一下收下送,地巾布巾的壽命大大延長熱力消毒,環保無污染:清洗消毒效果非常好,取代手工洗滌。
醫用織物即醫院內可重復使用的紡織品,包括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單、被罩、枕套;工作人員使用的工作服、帽;手術衣、手術鋪單;病床隔簾、窗簾以及環境清潔使用的布巾、地巾等。醫用織物包括感染性織物和臟污織物,應進行分類收集,收集時應減少抖動。確認的感染性織物應在患者床邊密閉收集,盛裝感染性織物的收集袋(箱)宜為橘紅色,有“感染性織物”標識,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醫院可使用專用水溶性包裝袋。臟污織物宜采用可重復使用的專用布袋或包裝箱(桶)收集,也可用一次性專用塑料包裝袋盛裝,其包裝袋和包裝箱(桶)應有文字或顏色標識,專用布袋和包裝箱(桶)應“一用一清洗”。周轉庫房或病區暫存場所內使用的專用存放容器應至少一周清洗一次。非感染性織物要先洗滌后消毒,并且要根據織物的使用對象、污染程度選擇清洗和消毒的方法。新生兒、嬰兒的織物應該專門洗滌,手術室的織物應進行單獨洗滌。其他的布巾、地巾同樣推薦進行單獨洗滌。感染性織物不推薦使用手工洗滌方式,應首選熱洗滌,并采用專機洗滌和消毒的方式。對特殊患者感染的織物,要根據病原體的種類選擇正確的消毒方法。洗滌、消毒、烘干、熨燙等用品與設備的種類和數量應根據工作量滿足工作需要。洗滌和烘干設備應選用經相關部門檢測合格、有加熱功能的專用洗滌和烘干設備,最好選擇衛生隔離式洗滌烘干設備。
醫院洗衣房要獨立設置,遠離診療區域。應按照“兩區三通道”的要求對洗衣房進行布局,兩區是指污染區和清潔區,兩區之間要有完全的隔離屏障,這個完全隔離屏障就是除了物料的傳遞窗之外,空氣不能在污染區和清潔區之間進行對流。污染區應設醫用織物接收與分揀間、洗滌消毒間、污車存放處和更衣(緩沖)間等,安裝空氣消毒設施。清潔區應設烘干間,熨燙、修補、折疊間,儲存與發放間,潔車存放處及更衣(緩沖)間等。污染區及各更衣(緩沖)間設洗手設施。洗衣房的排水設施應完善。選擇社會化洗滌服務機構的醫院應設置織物周轉庫房,設使用后醫用織物接收區域和清潔織物儲存發放區域,并有防蠅、防鼠等有害生物防制設施。“三通道”是指洗衣房應設有工作人員通道、醫用織物接收與發放的專用通道,并且保證工作流程由污到潔,做到工作人員、臟污織物和清潔織物不交叉、不逆行。清潔織物即經洗滌消毒等處理后,外觀潔凈、干燥的醫用織物,其質量標準包括感觀指標、物理指標和微生物指標。感觀指標要求對每批醫療織物都要進行檢測,即外觀整潔、干燥,無異味、異物和破損。物理指標根據工作需要進行檢測,H值應達到6.5~7.5。微生物指標應根據工作需要或在醫院感染暴發時進行檢測,細菌菌落總數應≤200CFU/cm2,不得檢出大腸菌群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根據工作需要進行檢測,是指在新建洗衣房、設備大修、更換洗滌消毒用品、更換洗滌消毒方法或程序時進行檢測。在懷疑醫用織物與醫院感染暴發有關時,除了進行指標菌的檢測,也應進行一些目標微生物的檢測,以找到醫院感染暴發的最終證據。
醫院為規范布巾、地巾管理,杜絕因布巾、地巾清洗消毒不規范導致的醫院感染,根據《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院感科聯合后勤保障中心對布巾、地巾進行集中清洗消毒管理。配有污染地巾分類、潔凈地巾分類相關配套存放容器和貨架等。流程規范,人員操作熟練,成為醫院后勤保障工作的亮點之一。從分類、分色、便于識別出發,醫院各區域使用的布巾、地巾顏色分類非常明確醒目。清洗消毒嚴格按照《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進行操作。醫用布巾地巾集中清洗中心保證風流,不可以從臟污區流向潔凈區,潔凈衛生隔離洗衣機除了在技術上保證兩道機門擁有自動互鎖設計,即當一側機門打開時,另一側機門保持緊鎖, 另外專門設定了滾筒內部風向調節設計即始終保持滾筒內部的風流是從潔凈區一側流向臟污區一側。可以防止細菌和塵埃,避免二次污染。醫用布巾地巾集中清洗中心專業的醫用地巾消毒機需要有處理重污的能力來確保洗干凈,根據規范要求A0值≥600的標準達到消毒的規范,同時機器還需要有衛生無塵的要求,即保證機器內部的材質要求及表面潔凈度要求,以免機器內藏污納垢,引起交叉感染。此外,設備需要具備清洗排除泥沙的功能使得聚集在拖布上的重污洗掉后能迅速排除。 專業清洗醫用地巾需要保持工作區域的通風、干燥、清潔,杜絕耐藥菌滋生,達到機械熱力消毒。衛生行業標準WS/T 508 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中提到的醫院環境使用的布巾、地巾也被納入了新的醫院洗滌消毒規范對象,并且在附錄A里詳細解釋了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流程及洗滌、消毒、整理過程要求,并于2017年6月正式啟用。針對醫院不同的區域,地巾集中清洗消毒中心推薦使用針對性的清潔用品配套及分色清潔管理系統。
醫療洗消是指針對醫院的手術器械、手術衣、手術敷料,以及醫院床單被套、白大褂、護士服、病員服等醫療器械、物品和醫用織物等進行清洗、消毒和滅菌工作,它是醫院“院感控制”的核心,也是確保醫護人員和廣大病患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承擔對醫療機構對清洗手術硬器械(金屬、橡膠、塑膠、高分子材料及其他硬質材料制造的手術器械、硬式內鏡等)、軟器械(可阻水、阻菌、透氣的手術衣、手術蓋單等,可穿戴、折疊的具有雙向防護功能的符合手術器械分類目錄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醫用紡織品)等可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潔凈手術衣、手術蓋單等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醫療消毒供應中心。
WS/T 508-2016《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WS/T 512-2016《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 建議:地巾布巾宜單獨洗滌、消毒,宜選擇熱洗滌方法。為集中處理地巾、布巾、病區用具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建立安全屏障、實行隔離措施是該解決方案貫穿始終的設計原則。整個清洗消毒中心分為兩大部分:工作區域和輔助區域。工作區域包括清洗消毒區、烘干區、整理區、存放區和發放區等。嚴格按“潔污分離”——污染區、清潔區分區設置。并應按單向流程布置,由污到凈,不交叉、不逆行。物品處理流向為污染遞減、逐漸凈化的流程。工作人員的辦公用房等輔助區域,單獨設計,與工作區域分開。工作人員應從輔助區域通過緩沖間進入工作區。醫院地巾布巾清洗消毒中心的建立,可以保證相關物品的清洗消毒質量,同時能為就診患者創造更加干凈、安心、舒適的病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