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主要用于:負溫下強度增長快,無受到凍害影響,地腳螺栓錨固、栽埋鋼筋,灌漿層厚度30mm<δ<200mm的設備基礎二次灌漿。有抗油要求的設備基礎二次灌漿,稱謂防凍型灌漿料。<
4、主要用于:灌漿層厚度≥150mm的設備基礎二次灌漿。建筑物的梁、板、柱、基礎和地坪的補強加固(修補厚度≥40mm)。有抗油要求的設備基礎二次灌漿,稱謂加固工程專用灌漿料。
8、主要用于:大體積、高精密、復雜結構設備的灌漿需要,所灌漿部位不留死角。具有良好的穩定性,稱謂精密設備特大型重工設備專用灌漿料,稱謂精密設備特大型重工設備專用灌漿料。
7、早強、高強<
嚴重銹蝕鋼筋截面損失明顯,鋼筋表面遍布銹坑,銹坑大小和深度分布不規則,銹坑最大直徑可達5~8mm,銹坑形狀不規則,銹坑最大深度可達3~4mm,鋼筋縱橫肋缺失嚴重,高度及厚度缺失明顯,銹蝕嚴重處鋼筋肋部幾乎完全銹蝕,僅存不明顯凸出痕跡。/div>
2天抗壓強度≥20Mpa;3天抗壓強度≥30Mpa;28天抗壓強度≥65Mpa。
★灌漿料的產品用途:
1、灌漿料用于銹蝕鋼筋力學性能試驗是在鋼筋的銹蝕率測定試驗完成以后進行的。鋼筋試件的選取一方面是根據鋼筋的銹蝕率,一方面根據鋼筋在板中的位置。試件取自板內受力相對較小處,主要取自板的兩端,當純彎段已經接近破壞時,這部分鋼筋仍處于彈性變化階段,其變形是可恢復的彈性變形,不影響鋼筋銹蝕率的計算。試驗總共選取了18根鋼筋試樣,鋼筋試件的測量標距取10d(d為鋼筋直徑),驗前在鋼筋上打上間距為20舢的記號,用來測量鋼筋的伸長率。鋼筋的屈服強度和極限強度用100kN普通萬能試驗機測定,所有鋼筋的拉伸試驗采用相同的加荷速率,鋼筋的屈服點是鋼筋拉伸試驗中的下屈服點,亦即最低屈服強度。混凝土結構加固和修補。
2、灌漿料用于地腳螺栓錨固及鋼筋栽埋。
3、灌漿料用于設備基礎二次灌漿。★灌漿料的施工
第一步:基礎處理
基礎表面應進行鑿毛處理。清潔基礎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漿、浮灰、油污和脫模劑等雜物。灌
漿前24從橫板的受力分析中看出,橫板的錨固是一個很關鍵和復雜的問題。對于一般實際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梁,可根據需要加固鋼板貢獻的承載力、加固后梁的撓度曲線"8#9、粘結面混凝土的抗剪強度、橫板可能提供的粘結長度,計算出橫板的粘結應力,由此計算出橫板能提供的粘結力,進行比較,觀察橫板的錨固是否滿足要求。小時,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灌漿前1小時,清除積水。
第二步:支摸
1、按灌漿施工圖支設模板。模板與基礎、模板與模板間的接縫處用水泥漿、膠帶等封縫,達到整
體模板不漏水的程度。
2、模板與設備底座四周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漿施工。
3、模板頂部標高應高出設備底座上表面50mm。
4、灌漿中如出現跑漿現象,應及時處理。
第三步:灌漿料的施工配制
1、一般地,按通用加固型按13-14%的標準加水攪拌,豆石加固型按9-10%的標準加水攪拌。
2、推薦采用機械攪拌方式,攪拌時間一般為1-2分鐘(嚴禁用手電鉆式攪拌器)。采用人工攪拌時,應先 加入2/3的用水量拌和2分鐘,其后加入孔道堵塞處理方法:在孔道抽拔過程中,難免出現孔道堵塞及抽拔管斷裂的情況,其主要處理方法是對照圖紙在梁體兩端穿鋼絞線畫出孔道堵塞的位置,在堵塞部位開鑿,鑿除堵塞的混凝土。然后用小段波紋管修復孔道,再穿入鋼絞線。鋼絞線穿入后,用50號環氧樹脂混凝土進行修補,待強度達到張拉要求后進行張拉,再進行梁體表面外觀處理。剩余水量攪拌至均勻。
3混凝土電阻抗的影響。混凝土的電阻抗是影響鋼筋銹蝕的一個重要因素,無論在有無Cl的情況下,在很大的范圍內,鋼筋銹蝕速度都與混凝土的電阻抗成反比。混凝土的電阻抗主要決定于孔隙使孔道內空氣的稀薄,液柱在相對于空氣中的表面張力及表面能減小,使漿液更容易填充預應力筋的間隙并帶走殘存在預應力筋間隙的水分,不易形成氣泡(氣泡較多也可影響過漿面積),密實填充成請多國內外的鋼結構事故表明,腐蝕不僅造成國民經濟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威用到工業設施、生活及交通設施的安全,例如公路橋梁,在使用不到三十年就出現不同部位的商,鋼筋協,鋼索在張應力、疲勞以及大氣介質的聯合作用下發生斷製等現象:腐t蟲機械設各也會造成同程度的破壞,設備腐蟲之后,穿孔、斷裂等現象會引發使多実發性事故,如:建筑場塌、失火、爆炸、毒氣彌散、物料流失等,致環境染同題嚴重。孔材料空間。液的飽和度,此外與水灰比、水泥的水化程度和孔溶液中的鹽度也有關系。、每次攪拌量應視使用量多少而定,以保證對20根碳纖維布加固抗剪梁進行試驗,對梁的抗剪碳壞特征,受剪承載力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與分析,提出了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并指出對加固梁受剪承載力及碳壞特征影響較大的是梁的配箍率、剪跨比、布的粘貼范圍、粘貼方式、錨固性能及布的用量等。40分鐘以內將料用完。
4、現場使用時,嚴禁在HGM灌漿料中摻入任何外加劑、外摻料。
第四步:灌漿施工方法
1、較長設備或軌道基礎,應采用分段施工。
2、幾種常龜裂裂縫:施工階段因配料、攪拌、澆筑、養護等各環節的操作不當均能產生,其中以養護環節為關鍵。裂縫成龜殼狀或散射狀,無規律,長度為消除上述不利影響,在分析粘貼碳纖維布對某一片梁正常使用狀態下各項指標的改善程度時,均采用同一片梁的數據。通過比較各梁加固前后在相同加載過程中的跨中撓度、裂縫寬度及受拉區鋼筋應變的變化規律,研究不同開裂狀況預裂梁在正常使用荷載水平下的加固效果,與實際橋梁結構加固前后的荷載試驗統一起來,增加了室內試驗數據與橋梁現場試驗數據的可比性。下面分別研究預裂程度、持載水平及配筋率等因素對加固效果的影響。、寬度也不一致。疏松裂縫:水泥砼澆筑時因下料不均,致使水泥砼材料離析,或因漏振、過振而產生的疏松狀態裂縫。如果它延續到水泥砼表面,當然容易發現,如果只產生在水泥砼內部,則不能直接表以亞硝酸鈣為主導的鋼筋阻銹劑在美國、歐洲和日本已用于數百座停車樓,海洋和高速公路等建筑。1985年我國冶金建筑科學研究院也研制了以亞硝酸鈣為主要.組分的鋼筋阻銹劑,并在一些工程中得到應用。許多對比性研究也表明,亞硝酸鈣的阻銹效果比其他無機鹽(如硼酸鹽,鉬酸鹽,磷酸鹽等)要好,盡管亞硝酸鈣具有優異的阻銹性能,但當摻量不足時,會在鋼筋表面形成大陰極小陽極,從而使鋼筋發生嚴重除了耐久性外,還有施工質量問題,許多新建的建筑工程也存在較嚴重的工程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這些建筑的加固在整個加固工作中,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對老化或有病害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是提高其耐久性、延長其使用壽命較有效的辦法,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鋼加固法、預應力加固法、增設支撐加固法、粘鋼加固法、托梁拔柱技術、增設支撐體系及剪力墻加固法、增設拉結連系加固法、裂縫修補技術等。的點腐蝕。現出來。這種疏松帶長度不等,視下料或振搗情況而異。用灌漿方式圖示
3、二次灌漿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當設備基礎灌漿量較大時,豆石加固型灌漿料的攪拌應采用機械攪拌方式,以保證灌漿施工。
②、二次灌漿時,應從一側或相鄰的兩側多點進行灌漿,直 至從另一側溢出為止,以利于灌漿過程中的排氣。不得從四側同時進行灌漿。③、在灌漿過程中嚴禁振搗。必要時可用灌漿助推器沿灌漿層底部推動HGM1969年Nilson[43]首先對鋼筋的粘結-滑移本構關系進行研究,此后國內外眾多學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粘結-滑移本構關系模型。早期的研究一般是通過分析平均粘結應力與混凝土構件端部滑移量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到沿鋼筋長度方向無變化的粘結-滑移本構關系。后來研究發現粘結-滑移本構關系不僅與混凝土強度、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直徑等因素有關,而且還與考察點所處的位置有關,即粘結-滑移本構關系沿鋼筋長度方向是不一致的,因此后期的研究引入了位置函數來反映沿鋼筋長度方向不一致的粘結-滑移本構關系。總的來說,目前的粘結-滑移本構關系已較為成熟,將后期的研究結果應用于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到較為滿意的結果。灌漿料,嚴禁從灌漿層中、上部推動,以確保灌漿層的勻質性。
④、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不能間斷。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
⑤、當灌漿層厚度超過150mm時,應采用豆石加固型高 強無收縮灌漿料。
⑥、設備基礎灌漿完畢后,應在灌漿后3-6小時沿設備邊緣向外切45度斜角以防止自由端產生裂縫。如無法進行切邊處理,應在灌漿后3-6小時后用抹刀將灌漿層表面壓光。
第五步:養護
1、在設備基礎灌漿完畢后,如有要剔除部分,可在灌漿完畢后3-6小時后,即灌漿層硬化前用抹刀或鐵锨工具輕輕鏟除。
2、冬季施工時,養護措施還應符合現行<<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新老材料的共同工作一直是加固改造中的一個重要方向,特別是對于新老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問題吸引了國內外大量研究人員的關注,混凝土強度等級、界面粗糙度、界面劑等是影響新老混凝土界面強度的主要因素,植筋法對新老混凝土界面剪切強度的影響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個研究方向,在國外已經有所應用,國外也稱機械連接,瑞士已采用了這種機械連接構件;外粘鋼板加固:將薄鋼板通過建筑結構膠粘貼于混凝土結構外表面用以提高其強度與剛度的加固方法。在美國也將該法用于公路和橋梁面板的補中。機械連接構件雖已用于實際工程,但關于機械連接性能研究的還很不夠,已有研究只就機械栓對水平剪力傳遞作用;(2)機械栓埋入深度對剪應力一界面滑移曲線的影響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在初步研究的基礎上給出了機械連接的種類、性能及主體結構的施工速度不能強求過快,樓層砼澆筑完后的必要養護(一般不宜≤24小時)必須獲得保證。主體結構階段的樓層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層為宜,以確保樓面砼獲得最起碼的養護時間。科學合理安排樓層施工作業計劃,在樓層砼澆筑完畢的24小時以前,可限于做測量、定位、彈線等準備工作,最多只允許暗柱鋼筋焊接工作,不允許吊卸大宗標材料,避免沖擊振動。24小時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運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墻鋼筋進行綁扎活動,做到輕卸、輕放,以控制和減小沖擊振動力。第3天方可開始吊卸鋼管等大宗材料以及從事樓層墻板和樓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在模板安裝時,吊運(或傳遞)上來的材料應做到盡量分散就位,不得過多地集中堆放,以減少樓面荷重和振動。對計劃中的臨時大開間面積材料吊卸堆放區域部位(一般約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撐架在搭設前,就預選擇混凝土原材料、優化混凝土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較小的抗裂能力,具體說來,就是要求混凝土的絕熱溫升較小、抗拉強度較大、極限拉伸變形能力較大、熱強比較小、線脹系數較小,自生體積變形最好是微膨脹,至少是低收縮。根據國內外經驗主要有以下幾條:摻用外加劑。外加劑有減小劑、引氣劑、緩凝劑、早強劑等多種類型。減水劑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外加劑,它具有減水和增塑作用,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及強度不變的條件下,可減少用小量,節約水泥、降低絕熱溫升。引氣劑的作用是在混凝土中產生大量微小氣氣泡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凍融耐久性。近年來,人們研究出用膨脹劑(大多采用“UEA”)配制的補償混凝土能產生一定的膨脹,這種膨脹在內外約束條件下產生一定的內壓應力,這種內壓應力與冷縮或干縮產生的拉應力相抵消,建立混凝土內部新的應力平衡而防止開裂。在配筋足夠時,要形成足夠的內壓應力,就必須有膨脹作保證,以使內壓應力與抗拉強度的總值等于或大于因溫差收縮產生的拉力,因此,膨脹對溫差的補償效應。實質上就是膨脹應力對溫差收縮產生拉應力的補償。利用這種溫差補償效應,取得了防滲抗裂的效果。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控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在保證混凝土強度及流動條件下,盡量節省水泥,降低混凝上絕熱溫升。先考慮采用加密立桿(立桿的縱、橫向間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擱柵增加模板支撐架剛度的加強措施,以增強剛度,減少變形來加強該區域的抗沖擊振動荷載,并應在該區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鋪設舊木模加以保護和擴散應力,進一步防止裂縫的發生。設計模型,但并沒有涉及機械連接的設計原理,所以關于這個問題有待進一步的研究。GB50204)的有關規定。
3、不得將正在運轉的機器的震動傳給設備基礎,在二次灌漿后應停機24-3砂石粒徑太小,級配不良,空隙率大,將導致水泥和拌和水用量加大,影響混凝土的強度,使混凝土收縮加大,如果使用超出規定的特細砂,后果更嚴重。砂石中云母的含量較高,將削弱水泥與骨料的粘結力,即降低混凝土強度。砂石中含泥量高,不僅將造成水泥和拌和水用量加大,而且還降低混凝土強度個抗凍性,抗滲性。砂石中有機質和輕物質過Logan等人所做的工作表明,用鋼絲網加固的矩形截面梁對裂縫的控制和極限承載力有較大提高,他們采用的計算模式是建立在傳統的鋼筋混凝土計算模式上的。多,將延緩水泥的硬化過程,降低混凝土強度,特別是早期強度。砂石中的硫化物可與水泥中鋁酸三鈣發生化學反應,體積膨脹2.5倍。6小時,以免損壞未結硬的灌漿層。
4、灌漿完畢后30分鐘內應立即加蓋濕草蓋或巖棉被,并保持濕潤。
★灌漿料的產品選擇
施工前的準備
1、機器攪拌:混凝土攪抖機或砂漿攪抖機;
2、人工攪拌:攪拌槽及鐵鏟若干;
3、水桶若干;
4、臺秤若干;
5、流槽;
6、高位漏斗、灌漿管及管接頭;
7、灌漿助推器;
8、模板(鋼模、木鋼筋混凝土結構經過孕育期(專1)和發展期(包)之后,就出現破裂剝落等嚴重腐蝕破壞現象,需要進行修李卜等措施。對鋼筋在混凝土中的腐蝕狀態的檢測和監測,對于了解鋼筋鈍化、腐蝕的發生、發展等過程,進而預測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評估鋼筋腐蝕的發展趨勢和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壽命,以及進行必要的修復及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等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發展混凝土中鋼筋腐蝕的檢測和監測技術,尤其是無損檢測技術以及連續監測技術具有迫切的意義。模);
9、草袋、巖棉被等;
10、棉紗、膠帶;
1、灌漿層厚度δ≥150mm時,選用CGM-1通用型或CGM-2豆石型;
2、路面快速搶修,選用CGM-4超早強型;
3、灌漿層厚度δ≤30mm時,選用CGM-3型超細型;
4、灌漿層厚度30mm<δ<150mm時,選用CGM-1通用型。
灌漿料運用于機器底座、地腳螺栓、廠房二次灌注、橋梁支座、梁板柱加固。
★灌漿料的包裝貯運
1、包裝規格:50kg/袋,存放在通風干燥處并防止陽光直射。
2、灌漿料的保質期為6個月,超出保質期應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
3、不含有苯系物、鹵代烴、甲醛、重金屬等成分,無毒、無味、無污染、不燃不爆,可按一般貨物運輸。
★灌漿料的施工
1.基礎處理
清掃設備基礎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漿、灰塵、油污和脫模劑等雜物。灌漿前24h,設備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灌漿前1h,應吸干積水。
2. 確定灌漿方式
根據設備機座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灌漿方式,由于CGM具有很好的流動性能,一般情況下,用"自重法灌漿"即可,即將漿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完全依靠漿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個灌注空間;若灌注面積很大、結構特別復雜或空間很小而距離很遠時,可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漿"或"壓力法灌漿"進行灌漿,以確保漿料能充分填充各個角落。3. 支模
根據確定的灌漿方式和灌漿施工圖支設模板,模板定位標高應高出設備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模板必須支設嚴密、穩固,以防松動、漏漿。
4. 灌漿料的攪拌
按產品合格證上推薦的水料比確定加水量,拌和用水對加固改造工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雙筋植筋進行了系統的試驗研究片包括不同直徑鋼筋、不同深度、不同間距等因素對結構錨固性能的影響,得出了一些重要結論:雙筋植筋破壞時的錐體深度和錐體半徑均隨植筋孔凈距的增大而減小。鋼筋直徑越大,則極限荷載、錐體深度及錐體半徑越大,但強度的折減系數越小。應采用飲用水,水溫以5~40℃為宜,可采用機械或人工攪拌。采用機械攪拌時,攪拌時間一般為1~2分鐘。采用人工攪拌時,宜先加入2/3的用水量攪拌2分鐘,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繼續攪拌至均勻。
5. 灌漿
灌漿施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漿料應從一側灌入,直至另一側溢出為止,以利于排出設備機座與混凝土基礎之間的空氣,使灌漿充實,不得從四側同時進行灌漿。
混凝土施工期間間接裂縫與結構在正常使用期間因荷載作用引起的裂縫在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均不相同。從施工學科角度出發,主要針對施工期間間接裂縫其(中又以混凝土早期收縮引起的裂縫為主)進行研究,進行了試驗室標準條件下系列試件基礎試驗、工程實際構件原位收縮試驗等試驗研究,對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在工程調研、試驗及分Z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預拌混凝土施工期間間接裂縫的綜合防治措施,并成功應用于典型工程實踐。萍鄉C60灌漿料直銷|南昌灌漿料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