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殼活性炭的質量隨生產原料、生產工藝和后處理等的不同而異,質量要求也隨應用的不同而異。一般按活性炭的用途制訂相應的產品標準,包括產品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
目前國際上主要的活性炭標準化組織及標準有: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American Society forTesting andMaterials)及其標準,美國自來水工程協會(AWWA AmericanWaterWorksAssociation)及其標準,美國食品醫藥管理局(FDA Codex)及其醫藥和食品級活性炭標準等。ASTM標準是目前最為活躍的活性炭標準,每五年修訂一次,且根據實際發展需要,不斷提出新的活性炭標準[6]。中國的活性炭品種經過約半個世紀左右,已從原來的幾個發展到現在的近百個,但進入全國統一標準的為數不多,絕大部分仍然是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有一部分是生產和使用企業相互約定的標準。我國的活性炭標準分為木質活性炭標準和煤質活性炭標準。對照兩類活性炭國家標準的試驗項目,這兩類活性炭各有22個試驗項目,其中方法基本相同的有7項,項目相同而方法差異較大的有4項,完全不同的有11項。造成試驗項目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活性炭用途不同:如木質活性炭中的味精精制用活性炭,除常規項目外,有鐵含量的試驗項目;糖液脫色用活性炭有焦糖脫色率,氯化物、鐵含量、酸溶物等的試驗項目;針用活性炭則有硫酸奎寧吸附值、未炭化物、氰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硫酸鹽、酸溶物、鐵含量、重金屬含量等試驗項目。而煤質顆粒活性炭類中的防護用活性炭除常規項目外,另有苯蒸氣防護時間、氯乙烷蒸氣防護時間、水容量等試驗項目。這兩類活性炭的試驗項目各有針對性,在對活性炭的性能試驗中可互相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