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階梯環最新報價【銷售熱線:13526646783】
階梯環填料泛指被填充于其他物體中的物料。在化學工程中,填料(packing)指裝于填充塔內的惰性固體物料,例如鮑爾環和拉西環等,其作用是增大氣-液的接觸面,使其相互強烈混合。在化工產品中,填料(filler)又稱填充劑,是指用以改善加工性能、制品力學性能并(或)降低成本的固體物料。其中可顯著提高制品強度的填料,如長纖維和晶須等常專稱增強材料,炭黑稱補強填充劑。藥品片劑、化妝品和去垢劑中常加入固體物料和碳酸鈣等作填充劑,但其目的是調節劑量和濃度而不是改善性能,所以應稱稀釋劑。塑料增塑劑、橡膠充油以及紡絲油劑等,雖可改善性能,也能影響成本,但習慣上把這些液態物料視為加工助劑。
在高分子化工中,填料(填充劑)是用量最大的添加劑,幾乎所有的塑料(包括熱塑性和熱固性塑料)、天然橡膠和涂料都使用大量填料。例如,制造塑料時加入木粉、陶土或碳酸鈣等,不僅能改善制品力學性能,增加硬度,而且還可降低成本;用石墨、磁粉或云母作填料,可提高塑料的導電、通磁和耐熱性;橡膠中加入炭黑或二氧化硅(白炭黑)可顯著提高制品的物性;紡絲液中加入鈦白粉(二氧化鈦)可以遮光和染色。在涂料工業中常加入白色或帶色填料(如鈦白粉、滑石粉、碳酸鈣、硫酸鋇等)以改善涂料的光學、物理和化學性能,這類用途的填料(填充劑)稱為體質顏料或展色料。
階梯環填料吸收了拉西環的特點,同時對鮑爾環進行了適當的改進,環的高徑比為1:2,并在一端增加了錐形翻邊,減少了氣體通過床層的阻力,并增大了通量,填料強度較高,由于其結構特點,使氣液分布均勻,增加了氣液接觸面積而提高了傳質效率。階梯環具有優異的耐酸耐熱性能,能耐除氫氟酸以外的各種無機酸、有機酸及有機溶劑腐蝕,可在各種高溫場合使用,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可用于化工、冶金、煤氣、環保等行業的干燥塔、吸收塔、冷卻塔、洗滌塔、再生塔等。
約摸一個鐘頭后,他從這個小飯館走出來,雖然沒有東倒西歪,但腳步顯然很不穩當了。他沒有看表,卻抬頭望了望太陽,心里估摸時間大概到了下午三點多——完全來得及回家吃晚飯。唉,他本來不愿意在該死的黃原城住一晚上。多么令人難堪啊!自己名正言順的老婆就在那個城市里,可他卻要住在父母親家里。他痛苦父母親心里也痛苦。在兩個老人的眼里,他是個窩囊廢,是一個被鬼迷了心竅的人。他們一直叫他離婚。離婚?他才不離呢!
他舍不得潤葉!唉,他知道,老人時刻在為他生氣,為他著急,可這又有什么辦法呢?盡管回他們那里,三個人都不好受,但他還得回去。他是雙親的獨生兒子,多時不去看望他們,老人和他自己又都感到很不是滋味……向前勉強地爬上了駕駛樓。他一半憑意識,一半憑技術,又開著汽車向黃原趕去。
半個鐘頭以后,酒勁更猛烈地揮發了。他感到他象座在一團棉花上,兩只手忍不住有點抖動。眼前是一個急轉彎,一瞬間,他感到災難已經不可避免了,飛奔的汽車迅速向路旁傾倒下去!他憑求生的本能扭開車門,一縱身從駕駛樓里跳出來……但是,一切都晚了!他的兩條腿壓在歪倒的車幫子下面,剎那間就失去了知覺——連那聲悲慘的驚叫都沒來得及喊出……一個小時以后,一輛過路的空面包車在向前翻倒的汽車旁停下。一位年約五十歲的老司機跳下車來,面如土色地看見了眼前的慘狀。他把手放在向前的鼻孔上,感到還有氣息。可是他無法把他從車幫子下面弄出來。
看來這是位心腸好又有經驗的老司機。他立刻轉身在自己車上的工具箱里翻出一把小鐵鏟,跑過來在向前壓住的腿下面挖出一道小溝,把他從車幫子下面拉出來。那兩條腿已經血肉模糊,勉強還和身體連結著。一條腿傷在了膝蓋以下,另一條腿傷在了膝蓋以上。這位老師傅拿出一塊毛巾撕成兩綹,把受傷的腿分別包扎祝他顯然沒有進一步的醫學常識,傷拉高的右腿扎在上部——這是正確的;但傷位低的左腿扎在膝蓋下面,根本起不了止血作用。
不過,他實在是盡心盡力在搶救。他把向前抱進了他的面包車,自己的身上糊滿血跡,開起車就往黃原城里跑。
又一個多鐘頭以后,這輛面包車駛進了黃原地區醫院的大門。車被門房上值班的老頭擋在了門口——按醫院規定汽車不準進入院內。
滿頭大汗渾身血污的司機跳下車來,幾乎要扇門房老頭一記耳光。忠于職守的門房老頭無動于衷地問明情況,讓司機到急診室去。
老師傅按門房的指點跑到了急診室,這正好是個星期天,又是晚飯前后,急診室只有一名值班護士。
護士叫司機把傷號背進來,這位師傅只好又跑出去,把昏迷中的李向前從面包車上背進了急診室。
值班護士一看傷勢的確嚴重,立刻給外科值班大夫打了電話。緊接著,她便開始忙亂地量血壓、量脈搏。二十分鐘后,外科值班大夫才來了。
他瞥了一眼那兩條血淋淋的腿。
“血壓?”他問護士。
“五十——三十。”
“脈搏?”
“四十。”
大夫轉身問那位師傅受傷的經過,老師傅只能說上來他到現場以后的情況,其它一無所知。不過,他從傷者衣袋里的工作證上,已經知道了他是原西縣汽車運輸公司的司機,名字叫李向前。
大夫和護士這才明白這位老師傅與傷者無親無故。醫護人員那種中國式的慣常冰冷臉色緩和了一些。
這時候,又來了一位護士。
大夫一邊察看傷口,一邊讓值班護士給傷者吊糖鹽水,然后配血;同時吩咐剛進來的那位護士,立刻通知手術室,準備急診手術!
十分鐘以后,李向前就被手術車推進了一樓手術室……那位好心救人的老師傅這才從急診室走出來。
現在,天色已經昏暗了,滿城亮起了輝煌的燈光。
這位師傅救人救到底,又跑出給原西縣汽車運輸公司掛了長途電話,告訴了他李向前受傷的情況;然后他才開著自己的面包車離開了醫院。
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這位師傅名字。在以后的幾年里,李向前一家人到處打詢這位救命恩人,但也沒有能找見他。他是我們這幕生活長劇中一位沒有名字的角色。這位無名者做了一個普通人應該做的事以后,就在我們的面前消失了。但愿善良的讀者還能記住他……原西縣汽車運輸公司接到這位陌生人打來的電話后,上上下下頓時亂成了一團。公司領導首先立刻給地區衛生局李登云掛長途電話。李登云已經下班回家去了。衛生局的一名干事接到電話后,馬上向行署家屬樓跑去。
地區衛生局長現在一個人無所事事地立在他家三樓的陽臺上。他剛吃完晚飯,手里悠閑地轉著兩個健身鐵蛋兒,望著傍晚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他愛人劉志英在市醫院任常委書記,盡管是星期天,飯碗一撂照舊跑到單位去了。
當衛生局的干事氣喘噓噓跑來報了噩耗后,李登云自己的兩條腿也急壞了,哆嗦得如同師糠一般。
他急得嘴張了幾張,語無倫次地讓干事趕快去叫司機,自己卻搶在前面,大撒腿跑出了房門。
等他跑到大街上,衛生局的吉普車才攆上停在他身邊。他對司機罵了一句什么臟話,就趕緊坐上去往地區醫院趕來……這時,在地區醫院的手術室里,醫生們正在緊張地為李向前清創和止血。
傷勢顯然是嚴重的。看來傷者被壓住后,在淺昏迷中曾試圖掙扎著拼命往出拉自己的腿,因此將血管、神經和肌肉全部撕裂。要保住兩條腿,也許只有顯微外科還有點希望——但地區醫院哪有這等設備和條件?
唯一的辦法只能是截肢!
在血管沒有結扎之前,衛生局長李登云十分火急直接找到了醫院院長。
院長一聽局長娃娃的腿被壓壞了,立刻將醫院的正副主任醫師,正副主治醫師全部帶進了手術室,——院長本人也是外科的副主任醫師。
李登云已經顧不了體統,在院長等人進手術室之前,捶胸頓足地哭著說:“我就這一個兒子呀!你們無論如何要把他的兩條腿保住!”
手術室的門關閉以后,李登云被衛生局的干事和小車司機一個人架著一條胳膊,靠在走道的墻壁上。
可憐的登云渾身已經癱軟得無法站立。他大張著嘴巴,驚恐地看著手術室的兩扇門,等待著兒子的命運。“要不要到市醫院把劉書記接來?”衛生局的司機對李登云說。
“先不要!”李登云痛苦地搖搖頭,“先不要叫他媽知道……”一位護士拿來把椅子,讓李局長先坐著等一等。
不一會,院長和主任醫師從手術室里出來了。李登云緊張地觀察著這兩個人的臉色——他從他們的臉色上看出事情有些不妙。
這兩個人戴著大口罩走到他面前,用手示意讓局長不要從椅子上立起來。
穿白大褂的院長這時在上級面前已經是一副專業人員的嚴肅面孔。他對局長說:“根據我們檢查診斷,已經沒辦法再轉省醫院進行顯微外科。第一,斷肢和肢體離開時間太長,沒有冰凍措施,無法再植。第二,血管和神經創面模糊,無法吻合,如再轉送省院,恐怕有生命危險……”“那就是說要把腿鋸掉?”登云絕望地問。
“是的,馬上要施行截肢手術。”主任醫師說。“能不能留下一條腿?”李登云又哭著問。
院長和主任醫師都搖搖頭。
這時,一位主治醫師拿來了“醫院術前談話記錄單”,讓家屬簽字。李登云顫抖著半天才寫上了自己的名字。手術室的門再一次關閉了。
李登云一個馬趴暈倒在了地上。他的兩個下屬趕緊把他也抬進了急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