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威鋼貿公司鍍鋅鋼管批發,云南云達牌鋼管經銷批發
近期鋼市操作建議及“北材南下”的猜想
|
導讀:眾所周知,由于國內鋼鐵、煤礦等過剩產業在去產能過程中階段性的供需不匹配導致了今年行情表現的“很妖”,今年螺紋鋼有三波大大小小的漲勢,不過真正能把握住賺到錢的商家少之又少。甚至有不少提前跟下游鎖單的商家出現虧損。市場給足了賺錢的機會,有人說今年行情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但是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因為行情的“妖”具有其理性、合理性。
并且也有不少人在四月中旬仍然看漲,以帶鋼品種為例,鋼廠利潤高達近800元/噸,仍囤貨不出膽子夠大,不過價格迅速從3000元/噸暴跌。因此需要理性才能把握市場的瘋狂機會。筆者試就今年幾波機會出現的共性,當下的價格、鋼廠成本、庫存、生產等情況給大家做簡要分析,關于后期市場操作提出己見。
|
今年幾波暴漲行情的合理性:
|
|
第一波(三月、四月):市場螺紋低位庫存,資金炒作螺紋期貨大幅拉漲,市場心態爆棚。現貨緊跟期貨暴漲,成交較好。供需情況在時間段上存在微量的不匹配。
第二波(六月、七月、八月):夏季通常屬于淡季,需求一般。期貨大跌到2000元/噸之后鋼廠已陸續開始虧損,繼續向下炒作的空間基本沒有,資金再次向多頭炒作。雖然需求一半,但是由于市場心態影響,價格持續攀升,鋼廠不斷上調指導價,貿易商在成本上升加上銷售壓力不大的情況下,無奈只能不斷上調售價,市場迎來慢漲行情。
第三波(10月份):現貨成交一半,焦炭期貨在九月中旬開始連續收陽一個月,鋼廠成本不斷上漲,市場售價被動拉漲,鋼廠保持微利狀態。
可以發現,今年的三波漲勢各有各的因素,但是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但是有個共性,雖然需求不佳,但是生產保持謹慎,庫存始終維持在低位。
|
現階段市場情況:
|
價格:以上海市場永鋼價格為例,目前價格2540元/噸較去年同期1980元/噸,上漲了28.3%。從今年全年來看,如上圖所示2540元/噸也屬于今年的較高價位,特別是從臨近年底的時間點考慮。
|
終端需求:我們知道房地產這塊是在萎縮的,中國鋼鐵業整合尚未結束,明年供大于需依然是基調,并且今年很可能是極寒天氣,北方工地縮量可能較以往更大,加上今年春節較早,因此下游需求縮量時間點上也會有所提前。
|
鋼廠成本:由于焦炭價格暴漲,特別是在九月中旬至今,由于存在庫存低、區域供給不匹配、期貨資金炒作等因素影響,價格接連暴漲。據NG鋼廠內部人士透露,受焦炭采購成本的影響,螺紋成本較上月高170元/噸。目前螺紋鋼廠家僅小幅盈利,因此成本支撐力度偏強。
|
庫存:全國螺紋市場整體庫存近期小幅增加,不過總體來看仍處于低位,因此庫存壓力并不是太大。庫存低位對價格的維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臨近春節,庫存持續上升是必然的,因此后面庫存壓力將會持續加大。
|
|
表觀需求下降,庫存降幅趨緩
據數據顯示,本周國內螺紋鋼庫存較上周末相比降幅趨緩。除考慮南方下雨北方降雪影響成交以外,鋼廠螺紋鋼產量的減少也是造成庫存下降的原因之一,本周螺紋鋼供需基本平衡,較上周相比需求有萎縮跡象。另外從歷史數據來看,庫存低位通常為當年12月末至次年1月初,由此可見在目前庫存基礎上,螺紋鋼庫存仍有下降的空間。
|
|
南下資源不及往年,后期存在增加趨勢
據數據顯示,2016年1-9月廣州黃埔港不分品種鋼材到港量較往年明顯減少。除考慮部分資源改為火運以外,南北價差的收斂以及今年前三季度北方需求良好,是造成到港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對比往年數據可以看出,11月至次年3月廣州到港量會有明顯增加,在不考慮本地需求今年是否放量的情況下,后期廣州市場會出現較大供應壓力。
|
|
北材陸續南下,海漂資源成為“隱形庫存”
據個人統計測算,目前北方主要港口至南方主要城市海上在途螺紋鋼庫存總量約為15.2萬噸,約為我網樣本庫螺紋鋼周產量的4.8%,約為樣本庫存總量的2.4%。從到貨量來看,上海一周內螺紋鋼日均到港量預估在3400噸左右,黃埔港螺紋鋼日均到港量預估在1.67萬噸左右。筆者認為,若后期南北價差繼續擴大,南方市場到貨將明顯增加。
|
關于北材南下的幾點猜想
|
猜想一:南北價差達到300-400元/噸將啟動北材集中南下
南北價差一直是推動北材、東材南下的主要動力,根據往年數據及市場跟蹤情況來看,筆者認為北材南下啟動時間和到貨量與三個區域間的價差存在明顯的聯系。當京粵價差超400元/噸,滬粵價差超300元/噸時,省外材集中南下將啟動,在經過20-30天的到貨周期后,廣州市場庫存的變化會體現出這一點。2013年,11月至次年3月價差達到此標準,廣州庫存也從11月下旬開始,逐步上升;2014年,10月至次年5月,價差多數時間在此標準之上,廣州市場庫存從11月下旬至次年5月始終維持高位震蕩;2015年,僅11-12月價差到達300-400以上,2015年廣州市場庫存增幅明顯弱于前兩年,且在春節后以較大降幅開始下。根據這個規律來看,2016年10月中旬開始,京粵、滬粵價差即分別達到400、300元/噸以上,因此筆者推斷今年北材及華東材發貨廣東的時間將較去年稍有提前,同時廣州市場社會庫存將從11月下旬開始逐步走高。
|
猜想二:北方資源到貨量或同比增加,華東資源或基本維持去年水平
“北材南下”為歷年來備受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廣東市場作為“南下”的重點區域之一,近幾年來經歷了“北材南下”的各個階段、不同規模及差異頗大的市場表現。從階段來看,首先從省外鋼廠不定時發貨,之后東北、華北、華東等不同區域資源在冬季集中南下,直至近三年華東材逐漸后來居上,去年總到貨量超過北方資源;再看規模,從黃埔港2011年初平均10-16萬噸/旬,到去年1月平均72.6萬噸/旬,短短幾年,增幅近400%;最后從市場表現看,最初“冬儲”往往意味著收獲頗豐,但隨著鋼鐵行業環境急轉直下,自2012年開始,春節后激增的庫存面對表現疲軟的下游需求,市場心態不穩,在出貨壓力下,降價成為促銷的主要手段,“冬儲”搖身一變成為冒險的別名。而今年的“北材南下”將會有怎樣的變化?目前(經過統一磅差、加上基本運費后)華北、東北與廣州市場間螺紋鋼價差為200-230元/噸,華東與廣州市場價差約200-220元/噸,而華北與華東價差僅50-80元/噸,可以明顯看出,資源發往華南具備更大的盈利空間。根據筆者近期的市場調研與反饋,可以得出合理猜想,今年北材資源南下量將較去年有所增加,東材資源發貨量或與去年相差不大,從兩個區域的到貨總量占比看,或將平分秋色。
|
猜想三:北材集中南下期間,黃埔港到貨量同比或增加15%-25%
黃埔港是外省材到達廣東的一個重要港口,從上圖可以看出近5年來,黃埔港冬季的到貨量較其他季節明顯上升,其中的大部分的增量來自于北方材以及華東材。2011年至2014年每年北材南下啟動后,黃埔港到貨量均有明顯上升,旬到貨量呈30%-50%的增幅,最高峰時甚至比北材南下剛啟動時增長90%左右;而到了2015年冬季,由于南北方差價小,北方材南下動力不足,黃埔港到貨量較往年冬季也有所回落。不過今年國慶節后,廣東地區價格持續上漲,10月份累計漲幅達200-350元/噸,再一次拉開南北差價,在利潤空間大幅上升情況下,北方鋼廠發貨意愿增強。根據目前我網了解的北方及華東區域鋼廠發貨計劃看,預計2016年11月-2017年3月間,黃埔港到貨量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同比增幅或達15%-25%。
曾有廣東鋼鐵人士把“北材南下”比喻為“狼來了”,由此可見北材大量南下對廣東市場的沖擊力不容小覷。但是“狼”并不會因為我們的害怕而不來,我們能做的是在“狼”來之前早做準備,這樣才能在“狼來了”以后從容應對。不過,本周廣東省內中頻爐生產企業均接到口頭電話通知,近期去產能檢查小組或將排查廣東省內情況,屆時本地供應量或將受到一定影響、減輕北材南下在供應端形成的壓力。
|
結語:距離年底尚有時日,需求大幅縮量的時間點未至。近一周市場多出現陰雨天氣,極大的抑制了下游采購,這部分量有望在11月初釋放,價格短期內能保持穩定甚至繼續上行。因此筆者建議近日操作上平穩出貨,盡量在11月中上旬將庫存降低,下旬開始市場應會上漲乏力,價格開始回落。若價格重回2200元/噸,可考慮適當囤貨冬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