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鋼鐵電商勢力在鋼鐵流通版圖中正在快速崛起,除了與“互聯網+“的強勢來襲有關,更是鋼鐵行業自身問題倒逼下的結果。面對慘烈的行情,鋼鐵電商不僅是互聯網闖入鋼鐵產業鏈階段性的產物,也是互聯網革命和鋼鐵產業鏈整合碰撞下的焦點。鋼鐵電商不僅會極大地改變鋼貿的形態,也會極大地改變整體鋼鐵產業鏈的形態。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鋼鐵工業整體盈利狀況不佳,2016年1月至6月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利潤總額為690.3億元,利潤率僅為2.31%。拖延利潤率攀升的除了產能過剩之外,目前鋼鐵工業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也是癥結之一。正是因為效率低下,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鋼鐵行業都被外界冠以“傻大黑粗”的行業特征。
鋼銀電商副總經理徐賽珠告訴記者,在傳統鋼貿產業流通中,因缺乏信用保障,為避免風險,自然形成了“熟人生意”的模式。然而,因層級多,導致在產業發展中為大量的交易成本買單,加重了整個產業鏈負擔,影響了產業的良性發展。在此背景之下,一批鋼鐵電商企業應運而生。
鋼銀電商副總經理黃堅表示,雖然鋼鐵行業一直處于去產能“攻堅戰”的橋頭,但是鋼鐵行業仍然是一家擁有萬億元級別的巨大市場,占GDP的比重也大致維持在10%的比例。而統計數據顯示,傳統的鋼貿企業數量有15萬家之多。隨著產能過剩導致盈利降低,越來越多的鋼貿企業陷入了生存困局,“互聯網+鋼鐵”愈發成為行業共識。
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去產能供給側改革,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卻問題依然存在,而隨著煤炭價格的飆升和房地產行業重新進入調控密集周期,鋼鐵行業利潤再次收窄。鋼鐵流通領域鏈條過長,生產至終端流通層級多的問題再次成為問題。傳統銷售渠道單一的問題充分暴露,導致鋼鐵流通領域頻頻陷入“漲價無貨、跌價無市”的尷尬境地。
可以說,賣方市場的終結,給電子商務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有數據統計顯示,在2015年,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12.31萬億元,同比增速為33.7%。B2B投資數量同比增長約300%,獲投金額總數增長約7倍。具體到鋼鐵流通領域,全國范圍內,鋼鐵電商已超過300家,占全國大宗商品電商企業總數近48%左右。僅上海市鋼鐵電商交易額在2015年就達到4470億元,較2014年增長21%,占上海電商交易總額41.5% 。
以鋼鐵電商為代表的B2B電商在2016年風生水起,已有多家報出了盈利的消息且整體發展勢頭良好。鋼銀電商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6月30日,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66.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5.14%。寶鋼旗下的歐冶云商今年1-9月的融資額也達到118億元,較2015年14.97億元增長689%。多家鋼鐵電商平臺的良好表現,將預示著鋼鐵電商有望繼續領跑。
在眾多鋼鐵電商平臺紛紛火熱上線的同時,據公開資料顯示,鋼銀電商的企業用戶數也已經達到有6萬多家。對此,黃堅談道:“這是行業上下游客戶對鋼銀電商的認可,這個認可包括對平臺、服務和產品三個維度。”
“B端電商不同于C端,除了用戶體驗,更講究用戶黏性。黏性來自哪里?來自于服務,來自于在線交易、供應鏈金融、支付結算、倉儲加工、物流配送、數據信息等每一個環節的服務中。”黃堅補充道。
不過雖然發展潛力巨大,但是國內通過鋼鐵電商平臺銷售的鋼材僅占總量的20%,區域發展不平衡,潛力巨大。而首先要面臨的就是傳統鋼貿商的抵觸心態。一名傳統鋼貿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合作的初期,很多鋼貿商認為自己的資源被電商拿去了,因此抵觸心態濃厚。“但是鋼鐵電商這個平臺它是一個趨勢,是今后我們鋼貿發展的一個趨勢,它整合了社會的很多的資源,為我們的鋼鐵貿易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服務的平臺。”這名傳統鋼貿商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