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鋼軌廠家批發
重慶鋼軌結構分類
鋼軌類型
鋼軌的類型是以每米長的鋼軌質量千克數表示的。我國鐵路上使用的鋼軌有75kg/m、60kg/m、50kg/m,43kg/m和38kg/m等幾種。
鋼軌的斷面形狀采用具有最佳抗彎性能的工字形斷面,有軌頭、
軌腰以及軌底三部分組成。為使鋼軌更好地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力,保證必要強度條件,鋼軌應有足夠的高度,其頭部和底部應有足夠的面積和高度、腰部和底部不宜太薄。
以上各種類型鋼軌中,38kg/m鋼軌現已停止生產,60kg/m、50kg/m鋼軌在主要干線上鋪設,站線及專用線一般鋪設43kg/m鋼軌。對于重載鐵路和特別繁忙區段鐵路,則鋪設75kg/m鋼軌。
此外,為了適應道岔、特大橋和無縫線路等結構的需要,我國鐵路還采用了特種斷面(與中軸線不對稱工字型)鋼軌?,F采用較多的為矮特種斷面鋼軌,簡稱AT軌。
鋼軌長度
我國鋼軌的標準長度為12.5m和25.0m兩種。特重型、重型軌采用25.0m的標準長度鋼軌,其他類型軌道可采用12.5m25.0m標準長度鋼軌。
《250km/h 客運專線60kg/m鋼軌暫行技術條件》規定,250km/h 客運專線(兼顧貨運)鋼軌標準軌定尺長度為100m。
曲線縮短軌長度有比12.5m標準軌短 40、80、120mm 的三種,有比25.0m標準軌短40、80、160mm的三種。
形狀規格
尺寸規格
鋼軌的長度和其他幾何尺寸及公差等,由“8”中有關輕重軌相應標準規定。
外觀質量
(1)軋制后的鋼軌應筆直,不得有顯著彎曲與扭轉。對于輕重軌的局部彎曲和扭轉及其矯正變形量,軌端面的傾斜等,不得超出標準規定。
(2)鋼軌表面應潔凈光滑,不得有裂紋、結疤、劃痕等缺陷;其端面不得有縮孔痕跡和夾層等。對于輕重軌整體表面所允許存在的缺陷及其幾何量的程度,均不得超過標準的規定。
第二十四章
田福軍終于回到原西縣來了。自從他把家搬到黃原后,一直沒功夫到這個他難以忘懷的地方走一趟。除過忙,他還有些說不出口的心理障礙。原西是他的家鄉,他又在這里工作了好幾年;要是他迫不及待或三一回五一回往這里跑,別人可能會說他鄉土觀念太重,親家鄉而疏它鄉。作為一個領導干部,也不能不顧及類似這些世俗輿論。從他到黃原地區上任以來,他幾乎已經跑完了全區所有的縣。在第一輪一般性視察中,他把原西縣排在最后一站。
一月以前,苗凱同志調到省紀律監察委員會任了常務副書記,他就接替老苗任了黃原地委書記;原地委副書記呼正文接替了他的行署專員職務。
現在,他處在地區“一把手”的位置上,拿他岳父徐國強的話說,“任務”更大了。
責任制推行一年多來,全區農村的狀況起了歷史性的大變化。一年的事實,就使許多原來頑固地反對改革的人,在公開場所閉住了他們的嘴巴。但是,持悲觀論調的仍然不乏其人——他們睜著眼睛不看責任制帶來的好處,只管繼續搖頭嘆息“社會主義已經不成體統了?!笔裁词巧鐣髁x?社會主義不是一個美麗而空洞的口號,也不是意味著貧窮面前人人平等,要窮大家一樣窮;社會主義首先應該極大地發展生產力,以此證明自己比別的制度優越;否則,就無力對歷史作出回答!
田福軍不是理論家,他的認識是大半生實際工作的體驗所得。
當然,目前農村形勢的發展的確令人鼓舞,但出現的新問題也照樣是嚴峻的。他看到,責任制大包干后,農民的積極性空前地高漲,但是,基層干部似乎卻沒事可干了??h上和公社,都彌漫著一種懶洋洋的氣息。這現象十分令人不安。田福軍在各縣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在不同地理環境中搞大面積“豐產方”的辦法——“豐產方”雖然土地還是一家一戶各種各的,但農民可以共同接受科學技術的指導和其它方面的幫助。這樣,所有的基層干部和農業方面的技術人員立即就被投入了進去。原來大集體時的四級科技網大包干后起不了作用,現在用這種新的形式指導農民科學種田,很受群眾歡迎。這是個一石二鳥的好辦法。田福軍在這方面進行了全區性規劃,光水稻在南面幾個縣就搞了七萬畝;按畝產六百斤計算,黃原將增加許多細糧。他想趕后年再擴大發展四萬畝!
這樣搞,國家就得在化肥和良種方面投點資了。盡管地區農辦主任和農業局長都跑斷腿積極張羅,但地區財政局長不想給錢。專員辦公會上,管財政的副專員也頂住了。最后,田福軍不得不“以權壓人”,才解決了問題;財政方面不痛快地撥出八十萬元來扶持這件事。
前幾天,田福軍到原東縣去,規劃明年在那里搞一個幾萬畝的“油菜方”。這件事落實后,他才轉到原西縣來,準備在這個縣的大馬河川搞一片“谷子方”。原西縣的大馬河川是傳統出產谷子的地方,但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原縣委書記馮世寬堅持讓這道川改種高粱,理由是高粱高產,并且說大寨的莊稼大部分種的都是高粱。其實,谷子也是高產作物,而且糧食品質要比高粱好——只是顏色不是“紅”的罷了。
原西縣的一把手現在成了張有智。原“一把手”李登云在幾個月前調到地區任了衛生局長。田福軍和李登云雖然有一層親戚關系,但因為潤葉和向前基本是分居狀態,因此他們兩家的來往也就幾乎很少了。田福軍為此而感到心里很不好受?,F在,他盡管同情侄女不幸的婚姻,同時也感到對李登云一家人有種抱愧的心情。不管怎樣說,這一家人因為他的侄女,現在也很不幸。李登云兩口子就一個兒子,結果在婚姻上搞成這個樣子,他們很苦惱。按說,如果向前和潤葉是和睦夫妻,登云現在恐怕都抱上孫子了。登云不是一個胸懷開闊的人,為此他甚至工作都有點心灰意懶,不愿再擔當公務繁忙的縣委書記,而要求調到比較輕松的地區衛生局當局長。這個調動登云沒有找他,而是通過苗凱和馮世寬辦的。登云調到黃原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把向前也調到黃原來開車;這樣,向前和潤葉同在一個城市,多接觸一下,或許能把關系調整好——再沒有其它辦法了。他們曾千方百計讓兒子和潤葉離婚,但這小子寧愿就這樣活受罪,也堅決不離婚。據說更使登云夫婦生氣的是,向前不知為什么還堅決不離開原西——眼下一家人扯成了三攤……李登云調走以后,按通常循序漸進的慣例,原“二把手”張有智接替了他的職務。
現在,原西縣當初的領導人中,老人手中只剩下有智和馬國雄兩個人了。田福軍和馮世寬調走時提拔起來的白明川和周文龍也離開了原西。明川很早就已調到黃原市任了副書記;周文龍在田福軍的幫助下進了省黨校的中青班。
田福軍到原西后,馬上發現這個縣的工作很不能令人滿意。他感覺張有智的精神狀態缺乏一種生氣。
這是為什么呢?
田福軍感到很納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