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重軌廠家報價
鋼軌磨耗的允許限度
鋼軌頭部允許磨耗限度主要由強度和構造條件確定。即當鋼軌磨耗達到允許限度里,一是還能保證鋼軌有足夠的強度和抗彎剛度;二是應保證在最不利情況下車輪緣不碰撞接頭夾板。《鐵路線路維修規則》中按鋼軌頭產磨耗程度的不同,分為輕傷和重傷兩類。波磨軌耗谷深超過0.5mm為輕傷軌。
接觸疲勞傷損
接觸疲勞傷損的形成大致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鋼軌踏面外形的變化,如鋼軌踏面出現不平順,焊縫處出現鞍形磨損,這些不平順將增大車輪對鋼軌的沖擊作用;第二階段是軌頭表面金屬的破壞,由于軌頭踏面金屬的冷作硬化,使軌頭工作面的硬度不斷增長,通過總質量150~200Mt時,硬度可達HB360;此后,硬化層不再發生變化,對碳素鋼軌來說,通過總質量200~250Mt時,在軌頭表層形成微裂紋。對于彈性非均等的線路當車輪及鋼軌肯有明顯不平順時,軌頂面所受之拉壓力幾乎相等,若存在微型紋,同時撓曲應力與殘余應力同號,會極大的降低鋼軌強度。第三階段為軌頭接觸疲勞的形成,由于金屬接觸疲勞強度不足和重載車輪的多次作用,當最大剪應力作用點超過剪切屈服極限時,會使該點成為塑性區域,車輪每次通過必將產生金屬顯微組織的滑移,通過一段時間的運營,這種滑移產生積累和聚集,最終導致疲勞裂紋的形成。隨著軸載的提高、大運量的運輸條件、鋼軌材質及軌型的不適應,將加速接觸疲勞裂紋的萌生和發展。
軌頭工作邊上圓角附近的剝離主要是由以下三個原因引起的:由夾雜物或接觸剪應力引起縱向疲勞裂紋而導致剝離;導向輪在曲線外軌引起剪應力交變循環促使外軌軌頭疲勞,導致剝離;車輪及軌道維修不良加速剝離的發展。通常剝離會造成缺口區的應力集中并影響行車的平順性,增大動力沖擊作用,又促使缺口區域裂紋的產生和發展。缺口區的存在,還會阻礙金屬塑性變形的發展,使鋼軌塑性指標降低。
軌頭核傷是最危險的一種傷損形式,會在列車作用下突然斷裂,嚴重影響行車安全。軌頭核傷產一的主要原因是軌頭內部存在微小裂紋或缺陷(如非金屬夾雜物及白點等),在重復動荷 載作用下,在鋼軌走行面以下的軌頭內部出現極為復雜的應力組合,使細不裂紋先是成核,然后向軌頭四周發展,直到核傷周圍的鋼料不足以提供足夠的抵抗,鋼軌在毫元預兆的情況下猝然折斷。所以鋼軌內部材質的缺陷是形成核傷的內因,而外部荷載的作用是外因,促使核傷的發展。核傷的發展與運量、軸重及行車速度、線路平面狀態有關。為確保行車的安全,對鋼軌要定期探傷。
減緩鋼軌接觸疲勞傷損的措施有:凈化軌鋼,控制雜物的形態;采用淬火鋼軌,發展優質重軌,改進軌鋼力學性質;改革舊軌再用制度,合理使用鋼軌;鋼軌打磨;按軌鋼材質分類鋪軌等。
他常想,作為一個基層領導干部,必須在他的工作范圍內既要埋頭苦干,又要動腦筋想新辦法。當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農民的吃飯問題。現在看來,沒有大的政策變化,這問題照樣解決不了。那么,能解決多少就解決多少,最起碼先不要把人餓死……臨近中午的時候,田福軍才走到這個叫土崖凹的小村子。這村子只有十來戶人家,是個生產隊,屬幾架山外的一個大隊管轄。全村沒一個黨員,也沒一個團員;生產隊長輪著當,一年換一個,每個男勞力幾乎都當過了。
田福軍被現在隊長引到家里吃午飯。隊長的一孔土窯象個山水洞一般黑暗,大白天進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幾個人。他坐在爛席片炕上向生產隊長詢問村里的情況。隊長的老婆在鍋灶上做飯。不久他才發現,這家人六個孩子一個比一個大點,都擠在門圪嶗里驚恐地看他。
孩子們幾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著光頭——大概是怕生虱子。午飯端上來后,田福軍拿起一個玉米面饃。他剛準備吃,發現這黃饃上沾些黑東西。他一下從炕上站起來,走到后炕頭上揭開鍋蓋。他看見,鍋里只有兩個玉米面饃,其它都是糠團子。他的喉嚨頓時被堵塞了。
田福軍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饃放進鍋里,用手去拿糠團子。他手剛一抓,這團子就被他捏成了一把碎渣子。他順手拿起鍋臺上的鐵鏟子,把這堆渣子鏟在自己碗里,然后澆了兩勺熬鍋水,回到炕上埋下頭吃起來。隊長一家人嚇得連一句話也不敢說。兩個大人和六個孩子都眼睜睜地看著他吞咽那碗糠水飯。
他還沒有把飯碗放下,門里突然闖進來一個老漢。田福軍還沒有反應過來,這老漢就雙膝跪在隊長的腳地上,一邊向炕上的他磕頭,一邊嘴里連哭帶喊:“青天大老爺!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田福軍慌得一把摜下碗,跳下炕來扶起老漢,問他:“什么事?什么事?”
老漢連哭帶說:“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沒吃一顆五谷了!快餓死了……”“一顆糧也沒了?”田福軍問。
“就是的……”
“口糧哩?”
“扣了!”
“為什么扣了?”
這時,隊長開口說:“他家的小子出門盲流了,公社和大隊命令要扣口糧。我們也不敢給……”“我娃也是餓得不行了,才出門的……”老漢哭著說。“走,我到你們家去看看!”
田福軍立刻扶著老漢出了隊長家的門;隊長本人也緊攆在后面來了。
田福軍進了這老漢家,看見炕上睡著一個老婆婆,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了。他彎下腰問話,這老婆婆連眼皮都抬不起來,更沒力氣給他回答。在窯墻根下,還有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墻坐著,臉上已經成了青黃色。她見來了生人,勉強用手托著墻站起來,絕望地望著他。
田福軍目睹這慘狀,淚水洶涌般從眼睛里淌出來了。他哽咽著,狠狠揪著隊長的肩膀,說:“快去盤糧食!”隊長愚蠢地囁嚅說:“公社和大隊領導不放給他們分糧,我……”“混蛋!”有教養的田福軍忍不住破口大罵。他一把扯住長的衣服,拉著他即刻就去盤糧食。
當田福軍和隊長一人扛一口袋糧食回來時,這一家三口人都爬蜒著跪在門口,哭成了一堆……三天以后,遵照田福軍的指示,后子頭公社把二十幾個大隊書記都召集在了公社來開會。
會議一開始,田福軍劈頭就問:“你們哪個隊有斷了糧的家戶?有多少戶?缺多少糧?”
他的問話剛完,許多支部書記都哭開了。他們紛紛敘說各自隊里的不幸狀況。看來除過個別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許多缺糧戶;有的只能維持一兩個月,有的當下就揭不開鍋了。
問題相當嚴重。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后子頭公社今年可能要餓死不少人。不是說這些隊沒一顆糧食。所有的大隊都有“戰備糧”。但這些糧食是準備未來打仗吃的;上面規定,任何情況下都不準動用——動用這糧食就等于犯法!
此刻,田福軍無法顧及個人的后果——他不能看著把人餓死。他當即決定,立即打開各隊的糧庫,盡快把糧食分發給缺糧戶。戰備糧空缺下的數目,以后逐漸再補上——這樣就可以看作是借糧,而不是分糧。反正不管怎樣,他已經嚴重違犯了禁令。他想,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辯護……田福軍原來還準備在后子頭公社呆幾天,想再到公路沿線跑幾個大隊。但縣革委會的吉普車突然到這里來接他。因為中央一位老首長來黃原視察工作,這位老首長又是原西縣人,過幾天就要回縣上來,地區要求原西縣全力做好接待工作。馮世寬接到通知后,立即派車接所有在外面的常委們回城,商量如何接這位老首長。
田福軍雖然坐在了飛馳的吉普車里,但他的思想還在后子頭公社。通過這次匆匆的調查,使他認識到“四人幫”雖然打倒了,但農村貧困的局面依然故舊。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他想:戰備糧里拿出來的那點吃完了怎么辦?還不是要繼續餓肚子?
回到縣里的當天晚上,福軍在自己家里吃完飯,心情依然不好。他也不愿意和家里人說話,就一個人來到自己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