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Q235B不等邊角鋼鋼材批發
種類規格
主要分為等邊角鋼和不等邊角鋼兩類,其中不等邊角鋼又可分為不等邊等厚及不等邊不等厚兩種。
角鋼的規格用邊長和邊厚的尺寸表示。目前國產角鋼規格為2—20號,以邊長的厘米數為號數,同一號角鋼常有2—7種 不同的邊厚。進口角鋼標明兩邊的實際尺寸及邊厚并注明相關標準。一般邊長12.5cm以上的為大型角鋼,12.5cm—5cm之間的為中型角鋼,邊長 5cm以下的為小型角鋼。
進出口角鋼的定貨一般以使用中所要求的規格為主,其鋼號為相應的碳結鋼鋼號。也是角鋼除了規格號之外,沒有特定的成分和性能系列。
等邊角鋼矢量圖
角鋼的交貨長度分為定尺、倍尺兩種,國產角鋼的定尺選擇范圍根據規格號的不同有3—9m、4—12m、4—19m、6—19m四個范圍。日本產角鋼的長度選擇范圍為6—15m。
不等邊角鋼的截面高度按不等邊角鋼的長邊寬來計算。指斷面為角形且兩邊長不相等的鋼材。是角鋼中的一種。其邊長由25mm×16mm~200mm×l25mm。由熱軋軋機軋制而成。一般的不等邊角鋼規格為:∠50*32--∠200*125 厚度為4-18mm
不等邊角鋼廣泛應用于各種金屬結構、橋梁、機械制造與造船業、各種建筑結構和工程結構,如房梁、橋梁、輸電塔、起重運輸機械、船舶、工業爐、反應塔、容器架以及倉庫等
他一個人在山里勞動歇息的時候,頭枕手掌仰面躺在黃土地上,長久地望著高遠的藍天和悠悠飄飛的白云,眼里便會莫名地盈滿了淚水,山里寂靜無聲,甚至能聽見自己鬢角的血管在哏哏地跳動。這樣的時候,他記憶的風帆會反復駛進往日的歲月。石圪節中學,原西縣高中……盡管那時饑腸轆轆,有無數的愁苦,但現在想起來,那倒是他一生中度過的最美妙的時光。他也不時地想起高中時班上的同學們:金波、顧養民、郝紅梅、田曉霞、候玉英……眼下這些人都各走了各的路。金波正在黃原跟他父親學開汽車。紅梅和他一樣,回村后當了小學教師,聽說現在仍然當著。候玉英的情況他現在不很清楚——他和跛女子早已斷絕了“關系”。
顧養民和田曉霞如同學們預料的那樣,去年秋天都考上了大學。養民如愿地考進了省醫學院,曉霞進了黃原師專中文系。
每當想起田曉霞,他總是感到一種惆悵和苦澀。自她進入大學后,他就再也沒給她寫信,主動斷絕了關系。有什么必要再聯系呢?歸根結底,他們走的是兩條道路,而且是永遠不會交叉的兩條路。曉霞給他的最后一封信寄自黃原師專,他沒有給她回信,也就沒有再收到她的信。他們的關系隨之結束了。對于他來說,這也是自己一個人生階段的結束……他一個人獨處這天老地荒的山野,一種強烈的愿望就不斷從內心升起:他不能甘心在雙水村靜悄悄地生活一輩子!他老感覺遠方有一種東西在向他召喚,他在不間斷地做著遠行的夢。
外面等待他的生活是什么樣子?他難以想象。當然,有一點是肯定的——一切都將無比艱難;他赤手空拳,無異于一叢飄蓬。
唉!有時他又動搖了,還是順從命運的安排吧!生活在家里雖說精神不痛快,但一日三餐總不要自己操心;再說,有個頭疼腦熱,也有親人的關懷和照料。倘若流落在它鄉異地,生活中的一切都將失去保障,得靠自己一個人去對付冷酷而嚴峻的現實了……可是,到外面去闖蕩世界的想法,還是一直不能從他心靈中勾銷。隨著他在雙水村的苦悶不斷加深,他的這種愿望卻越來越強烈了。他內心為此而熾熱地燃燒,有時激動得象打擺子似的顫抖。他意識到,要走就得趕快走!要不,他就可能喪失時機和勇氣,那個夢想就將永遠成為夢想。現在正當年輕氣盛,他為什么不去實現他的夢想呢?哪怕他闖蕩一回,碰得頭破血流再回到雙水村來,他也可以對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如果再過幾年,迫不得已成了家,那他的手腳就會永遠被束縛在這個“高加索山”了!
經過不斷的內心斗爭,孫少平已經下決心離開雙水村,到外面去闖蕩世界。有人會覺得,這后生似乎過于輕率和荒唐;農村的生活已經開始變得這樣有希望,他們家的事業也正在發端之際,而且看來前景輝煌,他為什么要去不屬于自己的世界自尋生路?那個陌生的天地會給他帶來多少好處?這恐怕只有天知道!
但是,寬容的讀者不要責怪他吧!不論在任何時代,只有年輕的血液才會如此沸騰和激蕩。每一個人都不同程度有過自己的少年意氣,有過自己青春的夢想和沖動。不妨讓他去吧,對于象他這樣的青年,這行為未必就是輕舉妄動!雖然同是外出“闖蕩世界”,但孫少平不是金富,也不是他姐夫王滿銀!
少平已經暗暗把自己外出的目的地選在黃原城。原西縣對他來說,已經不算“大地方”。而更大的地方他還不敢去涉足。黃原是合適的。對他來說,那地方已經是一個大世界;再說,離家也不遠,坐汽車當天就能返回。
到黃原去干什么?他將在那里怎樣生活?
別無選擇。他只能象大部分流落異地的農民一樣去攬工——在包工頭承包的各種建筑工地上去做小工,扛石頭,提泥包,鉆炮眼……不管怎樣,他是非去不可了。
孫少平把他外出謀生的一切方面都想好以后,決定先和父親談這件事。
這天吃過午飯,父子倆到山上一塊坡地種玉米。
馬上就要立夏,正是玉米和蔓豆大播種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忙這兩大科莊稼的耕種。如今不象往年。四山里幾乎看不見人在勞動,其實,哪個莊稼人也要比往年干得兇!只不過現在一家一戶分散在各處,誰也照不見誰的面。
少平家大部分玉米和豆子都已經種完,現在只留下一些零碎土地,也用不著動用牲畜。
父親在前面拿镢頭掏土坑,少平手里端個升子點籽種。兩個人都赤腳片,一前一后,來來回回,也顧不得說話。
父親挖坑就象母親納鞋底,行行道道,疏密有致,遠看如同工藝美術家精心設計的圖案。少平耐著性子,盡量把籽種不偏不露點在土坑中間,再補一個不輕不重的腳櫻終于休息了。父親蹲在地上抽煙,少平就湊到他跟前,也學著他哥的樣,卷了一支旱煙棒。
他用父親的打火機點著煙抽了幾口,然后才鼓起勇氣,和父親談起了他走黃原的打算。
孫玉厚老漢驚得目瞪口呆。
他“吱吱”地用勁吸著煙鍋。思謀了好一陣,才說:“你還小哩!出那么遠的門,人生地不熟,我和你媽怎能放心?你怎猛然想起要出門哩?”
少平一時難以給父親說清楚自己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