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K5的熱處理工藝:
SK5熱處理規(guī)范:試樣淬火780~820℃,水冷。
退火≤187HB,壓痕直徑≥4.40mm;淬火≥62HRC
碳素工具鋼:
標準:JIS G4401
硬度:退火≤187HB,壓痕直徑≥4.40mm;淬火≥62HRC,
交貨狀態(tài):鋼材以退火狀態(tài)交貨。經(jīng)雙方協(xié)議,也可以不退火狀態(tài)交貨。
化學成分:
|
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比) |
||||
碳 |
錳 |
硅 |
磷 |
硫 |
|
0.80~0.90 |
0.50 |
0.35 |
0.030 |
0.030 |
鉻Cr:允許殘余含量≤0.25、≤0.10(制造鉛浴淬火鋼絲時)
鎳Ni:允許殘余含量≤0.20、≤0.12(制造鉛浴淬火鋼絲時)
銅Cu:允許殘余含量≤0.30、≤0.20(制造鉛浴淬火鋼絲時)
注:允許殘余含量Cr+Ni+Cu≤0.40(制造鉛浴淬火鋼絲時)
特性應用:
SK5淬火回火后有較高硬度和耐磨性,但熱硬性低、淬透性差、易變形、塑性及強度較低。用作需要具有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各種工具,如形狀簡單的模子和沖頭、切削金屬的刀具、打眼工具、木工用的銑刀、埋頭鉆、斧、鑿、縱向手用鋸、以及鉗工裝配工具、鉚釘沖模等次要工具。
合金彈簧鋼熱處理,硬度43-48度之間,具有良好彈性:
彈簧的松弛處理--彈簧長時間在外力作用下工作,由于應力松弛的結果會產(chǎn)生微量的永久(塑性)變形,特別是高溫工作的彈簧,在高溫下應力松弛現(xiàn)象更為嚴重,使彈簧的精度降低,這對于一般精密彈簧是不允許的。因此,這類彈簧在淬火,回火后應進行松弛處理--對彈簧預先加載荷,使其變形量超過彈簧工作時可能產(chǎn)生的變形量。然后在高于工作溫度20C的條件下加熱,保溫8-24h。
采用回火與低溫碳氮共滲(軟氮化)相結合的工藝,能顯著提高彈簧的疲勞壽命及耐蝕性,此工藝多用于卷簧。
噴丸處理:
劃痕、折疊、氧化脫碳等表面缺陷往往會成為彈簧工作時應力集中的地方和疲勞斷裂源。若用細小的鋼丸高速噴打彈簧表面,不僅改善彈簧表面質量,提高表面強度,并使表面處于壓應力狀態(tài),從而提高彈簧疲勞強度和使用壽命。
操作注意事項:
(1)熱處理前檢查表面是否有脫碳、裂紋等缺陷。這些表面缺陷將嚴重地降低彈簧的疲勞極限。
(2)淬火加熱應特別注意防止過熱和脫碳,做好鹽浴脫氧,控制爐氣氣氛,嚴格控制加熱溫度與時間
(3)為減少變形,彈簧在加熱時的裝爐方式,夾具形式和冷卻時淬入冷卻方法。
(4)淬火后要盡快回火,加熱要盡量均勺。回火后快冷能防止回火脆性和造成表面壓應力,提高疲勞強度。
質量檢查:
熱成型彈簧的熱處理工藝--用這種方法成型彈簧多數(shù)是將熱成型和熱處理結合在一起進行的,而螺旋彈簧則大多數(shù)是在熱成型后再進行熱處理。這種彈簧鋼的熱處理方式是淬火+中溫回火,熱處理后組織為回火托氏體。這種組織的彈性極限和屈服極限高,并有一定的韌性。
冷成型彈簧的熱處理工藝:
對于用冷軋鋼板、鋼帶或冷拉鋼絲制成的彈簧,由于冷塑性變形使材料強化,己達到彈簧所要求的性能。故彈簧成型后只需在250C左右范圍內,保溫30min左右的去應力處理,以消除冷成型彈簧的門應力,并使彈簧定型即可。
耐熱彈簧鋼的熱處理:
內燃機的氣閥彈簧是在較高溫度下工作,有的還存在腐蝕性氣氛,因此必須選用特殊的彈簧鋼
和合適的熱處理規(guī)范。
彈簧淬火時常見的缺陷及防止措施:
一、脫碳(降低使用壽命)
1、采用鹽浴爐或拄制氣氛加熱爐加熱。
2、采用快速加熱工藝。
二、淬火后硬度不足,非馬氏體數(shù)量較多,心部出現(xiàn)鐵素體(產(chǎn)全殘余變形,降低使用壽命)
1、選用淬透性較好的材料。
2、改善淬火冷卻劑的冷卻能力。
3、彈簧進入冷卻劑的溫度應控制在Ar3以上。
4、適當提高淬火加熱溫度。
三、過熱(脆性增加)
1、嚴格控制成型及淬火加熱溫度。
2、加強淬火時的金相檢驗。
四、開裂(脆性增加,嚴重降低使用壽命)
1、控制淬火加熱溫度。
2、淬火時冷到250-300C時,取出空冷。
3、及時回火
提高彈簧質量的措施:
一、形變熱處理
將鋼的變形強化與熱處理強化兩者結合起來,以進一步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形變熱處理有高、中、低溫之分。高溫形變熱處理是在穩(wěn)遠的奧氏體狀態(tài)下產(chǎn)生形變后立即淬火,也可與鍛造或熱軋結合起來,即熱成型后立即淬火。形變熱處理己應用于汽車板簧生產(chǎn)中。(SK7)
二、彈簧的等溫淬火
對于直徑較小或透透性足夠的彈簧可采用等溫淬火,它不僅能減少變形,而且還能提高強韌性,在等溫淬火后最好再進行一次回火,可提高彈性極限,回火溫度與等溫淬火溫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