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TTW柔性防火電纜的不足
1、YTTW電纜,首先它的護套采用了銅護套,用銅量大增故生產成本增加。
2、較大截面的電纜還是比較硬,柔軟性不夠,因此更大截面(大于630mm2)尚無法生產,不能滿足系統大電流的要求。
3、根據英國地鐵公司規定的實驗要求,在試驗過程中,YTTW電纜的樣品通過燃燒和噴淋這兩個階段的實驗,在沖擊點彎曲180°時,無機礦物絕緣電纜YTTW的銅護套在彎曲點處沿焊縫開裂,開裂長度超過10cm,并可看到云母帶已經被燒成黑色粉末狀,隨后對彎曲點繼續做每隔30秒沖擊一次、持續15分鐘的沖擊實驗。YTTW銅護套在彎曲點處的裂紋更大,開裂處的云母已經嚴重脫落,測絕緣顯示0MΩ。將沖擊后的樣品浸入水中后施加750V電壓。YTTW樣品由于護套表面開裂且已經短路無法通過該項測試,
從試驗中的樣品觀察和最終的試驗結果表明,無機礦物絕緣電纜(即柔性防火電纜)在持續高溫燃燒的條件下,起絕緣和耐火作用的云母會呈粉末狀脫落,玻璃絲布會變硬變脆。由于其結構特點所致,護套和絕緣層之間有相當大的空隙,為脫落的云母粉末提供了空間,這樣在外力的沖擊作用下非常容易造成電氣短路。而這種電纜的絕緣層又不具備BTT電纜那樣的密實氧化鎂絕緣層,所以它的防爆性能也欠佳,可燃氣體、汽油、蒸汽等都會通過電纜護套與絕緣層的空隙傳播到電纜連接的電器設備或者其他有防爆要求的區域,所以在一些重要的場所,如消防系統等,應謹慎選擇。
4、根據電纜的耐壓試驗規定,150V/s的速度升壓至2500V、持續15min,應不擊穿。部分YTTW電纜升壓至1300V時發生擊穿。3h后再次施加電壓,升壓至2000V時就再次擊穿。此試驗表明YTTW電纜擊穿后無法恢復其電氣性能。BTT電纜以150V/s的速度升壓至2500V,持續15min未發生擊穿現象。為試驗其耐壓電性能,繼續升壓至3500V時電纜發生擊穿。3h后再次施加電壓,以150V/s的速度升壓至2500V,持續15min仍未發生擊穿現象。由此可見,傳統礦物絕緣電纜在擊穿后仍舊可以恢復其原有的性能。也就說明,電纜使用過程中如果意外產生過電壓,電纜被擊穿時,BTT電纜絕緣層被損壞,是由于擊穿處的空氣電離作用使氧化鎂局部熔化所致,但融化后其成份不會改變,依然是致密的氧化鎂,因此電纜仍可恢復原來的電氣性能。而YTTW電纜一旦被擊穿就再也無法恢復其電氣性能,只能報廢。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相同的電流、環境溫度條件下,置于自由空氣中的BTT電纜的導體溫度和護套溫度都要比YTTW電纜的低6℃左右。而就電纜本身而言,絕緣層材料的種類及其耐熱、散熱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纜的載流量。很顯然,云母帶的散熱性能比氧化鎂要差。根據GB/T 16895不允許人和易燃材料接觸的裸礦物絕緣電纜,金屬護套溫度105℃,環境溫度30℃,電纜的載流量為140A。而以上實驗是在環境溫度20℃時進行的。如果環境溫度達到30℃電纜護套表面溫度就會更高。
四、BTLY、BTTLY連續擠包鋁護套礦物絕緣電纜
在傳統BTT礦物絕緣電纜的基礎上自主研發了新型BTLV、BTTLV、BTLY、BTTLY鋁護套連續擠包礦物絕緣電纜
1、產品結構:1、導體為圓形銅絞線(相對BTT的實心銅桿較軟),2、絕緣層為純金云母帶(不再與擠包絕緣料復合組成,從而排除碳粒的產生,提高了耐電穩定性),3、金屬套為連續擠出的鋁金屬管(大大簡化了BTT的銅管拉拔工藝),4、隔離套(交聯絕緣)5、耐火層(在其外覆以火焰下不熔不燃可膨脹阻火的無機物—Mg(OH)或AL(OH)),6、外護套塑料(聚烯烴或聚氯乙烯),用鋁為主要材料金屬管擠出代替銅管拉拔不但簡化了工藝提高了效率,而且使產品成本大幅下降(鋁材僅為銅材綜合成本的1/10)。用鋁管之所以能代替銅管,在高溫火焰下不熔,得益于鋁管外擠覆的膨脹耐火層:在火焰侵襲下膨脹層發泡固化,形成厚厚的屏障阻隔了火焰對鋁管的直接噴射。不但鋁管的完整性得以保存,而且使云母帶受熱溫度降低至600℃以下,云母帶絕緣的穩定性無疑得到提高(云母帶的絕緣電阻隨溫度的降低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