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防水堵漏公司===是公司近幾年來,由于墻體改革的實施以及新型墻體材料(如砼空心砌塊、空心粘土磚、陶粒或爐渣砼空心砌塊、加氣砼砌塊等)的廣泛推廣應用,使房屋建筑外墻面的滲漏率呈上升的趨勢。尤其,每遇雨季或臺風季節,建筑物外墻滲漏水現象特別嚴重,嚴重地影響到建筑物的裝飾效果,耐用年限和使用功能。根據外墻面發生滲漏水的實際情況,及時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具有集粘結、防水、抗裂等功能于一體的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聚合物水泥復合防水涂料等剛柔結合的新型防水材料,對外墻面進行防水處理,同時對外墻體的砌筑及其構造均應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并對外墻與窗框之間連接處,亦應預留凹槽,采用彈塑性的密封材料封閉嚴密,從而使外墻面獲得良好的防水效果。以下本人就多年的施工管理經驗,著重對防止建筑物外墻滲漏的措施作一些探討:
一、確保找平層的施工質量
1、找平層抹灰前的工作:
應注意砌體批灰前表面的濕潤,噴灑水充分,砌體部分與混凝土部分交接處的外墻面在抹灰前要用200㎜寬16#鋼絲網片覆蓋并加以固定,以抗因不同材料的膨脹系數不同而引起的開裂。對混凝土墻面的浮漿、殘留的模板木屑,露出的鋼筋、鐵絲一定要清理干凈,以利抹灰砂漿與基層粘結牢固。
2、找平層抹灰時應注意:⑴砂漿應嚴格按配比進行,嚴格計量,控制水灰比,嚴禁施工過程中隨意摻水;⑵對抹灰砂漿應分層抹灰,尤其是高層建筑,局部外墻抹灰較厚,這就需要進行分層批灰,每層抹灰厚度不應超過2㎝,如厚度過大,在分層處應設鋼絲網;⑶批灰砂漿可用聚合物防水砂漿;⑷外墻抹灰腳手架拉接筋等,應切割后,喇叭口抹實壓平,定漿后,可用鐵抹子切成反搓,然后再刷一道素水泥漿。
二、墻體檢查與處理
1、外墻砌筑要求:砌筑時避免墻體重縫、透光,砂漿灰縫應均勻,墻體與梁柱交接面,應清理干凈垃圾余漿,磚砌體應濕潤,砌筑墻體不可一次到頂,應分二至三次砌完,以防砂漿收縮,使墻體充分沉實,另注意墻體平整度檢測,以防下道工序批灰過厚或過薄。
在建筑施工由于縫中橡膠止水膠帶不易固定牢靠,澆筑混凝土時經常跑位,有的跑位非常嚴重,特別是頂板和底板止水帶經常落到下層鋼筋上。水平止水帶下方混凝土不易密實,常形成溝洞、蜂窩、麻面等。江蘇三里港防水堵漏工程公司友情提示在施工中應焊鋼筋骨架將止水帶固定在準確位置上,待水平止水帶下方混凝土澆搗密實后,再固定止水帶,以上各方面原因在沉降縫防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會直接影響到工程防水的質量。
地下室防水設計的內容,可粗略分為概念設計與構造設計。
概念設計乃設計的基本原則,忽視概念或概念設計錯誤,后面的設計、施工及至使用、維修就會變得復雜、混亂,一不順則百不順。
構造設計包括主體防水及節點防水。主體防水又分為結構自防水和附加防水。結構自防水是必須采用的;附加防水按工程的防水等級選用,附加防水也稱“其他防水層”,以柔性外防水為主。節點防水主要包括施工縫,后澆帶、變形縫、穿墻管線、柱頂防水等,設計說明中的“構造作法”不能代替構造節點。節點防水也稱“細部構造防水”,可按工程的防水等級和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防水措施。
結構自防水及后澆帶、變形縫的位置,主要是由結構專業設計;主體附加防水及節點防水主要由建筑專業設計;其他專業配合建筑及結構專業設計。應當指出的是,對防水節點的設計,結構專業也可參加設計,比如后澆帶。但后澆帶的防水構造設計,結構專業的規范仍沿用幾十年前的作法,已十分滯后。許多版本的結構工程師一級注冊考試復習教程中,對地下防水設計大多也只是簡單的一般敘述,與當前地下防水設計的實踐相差較大,因此,建筑設計人員不應放棄防水設計的責任。
1、人工清理基面,其施工范圍在原變形縫兩側面400mm寬,并將變形縫內原嵌填材料(嵌縫油膏、瀝青麻絲)清理干凈;
2、將縫內兩側基面打鑿寬約80~100mm;
3、選用麻絲(5~10厚)預嵌入底板伸縮縫下部,緊貼橡膠止水膠帶,選用LB-8速硬微膨脹膠泥設置φ8@400~450mm鋁質注漿咀,再進行LB-92水溶性灌漿密封止水處理;
4、選用LB-7氯丁膠乳聚合物水泥砂漿嵌入批抹空隙槽縫內,修平縫內兩側基面(注明:縫內預留39mm寬度,誤差負1mm);
5、待上述項目完成達到一定的強度后,選用φ40mm遇水膨脹橡膠棒嵌入預留縫內;(注明:施工時應將原預置的泡沫板清理干凈。)
6、選用60×40mm聚苯乙烯泡沫板作為墊隔層嵌入變形縫內并緊壓貼遇水膨脹橡膠棒面;
7、選用LB-10D雙組份聚氨酯建筑密封膠嵌入縫內作密封處理,施工厚度為30mm
8、用60×40mm聚苯乙烯泡沫板作為墊隔層嵌入變形縫內并緊壓貼聚氨酯建筑密封膠面;
9、選用2.0mm厚LB-3氯化聚乙烯-橡膠共混防水卷材粘貼密封縫面,施工寬度350mm(含變形縫),縫內預留適當變形余量,收口用50mm寬單面異丁基膠粘帶封貼(注明:基面要求平整、密實、不起粉);
10、選用3mm厚橡膠板作防水卷材墊護層,施工工法為空鋪;
11、選用2mm厚不銹鋼板作壁面保護層,實際寬度為400mm,平面為300mm,并預制成“U”型板材,并用膨脹螺絲與砼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