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中國人而言,德國(德國收購)正在成為歐洲最受青睞的投資地。
“歡迎!”在德國的杜塞爾多夫(Düsseldorf)下飛機后,機場各處的標識上除了德語、英語,就是簡體中文。作為德國吸引外資第一大州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北威州)州府,杜塞爾多夫正與諸多歐洲城市競爭著來自中國的游客、消費者和投資者。
據安永公司6月公布的一份針對400家大型中國公司的調查,已在歐洲投資的中國企業中,有63%選擇了德國。歡迎光臨公司官網http://www.zhongdebinggou.de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的數據也顯示,2011年,中國在德國的非并購類直接投資項目達158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在德投資項目最多的國家。2000年中國人收購德國企業還是天方夜譚,記錄為零,而2012年截至目前已發生了九宗。此外,德國還是中國目前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金融危機改寫的世界市場格局,讓中國企業獲得收購歐洲企業的機會。德國擁有很多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他們中的很多企業,近年來在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的挑戰下日漸式微,繼而成為了中國企業收購的對象。不過,對很多企業來說,收購完成,跨國管理的巨大考驗才正式開始。
“非典型”的典型收購
說起2010年對世界染料業龍頭——德國德司達集團(DyStar)的收購,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352.SH,下稱龍盛)的財務總監羅斌堅持認為,這是一樁“非典型”的海外收購。他甚至用“幸運”來描述這樁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