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蔬菜中的葉菜介紹
新鮮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及各種促使消化的酶類,采摘后由于受田間熱的影響導致其溫度比較高,加之自身的呼吸作用,蔬菜在成分發生變化時,不斷釋放熱量,使得溫度繼續升高,又反過來促使其呼吸加快,再釋放熱量循環,使新鮮蔬菜加快干癟枯黃。
廣東等南方地區蔬菜消費中葉菜比例為50%~70%,餐桌上沒有葉菜,消費者就認為“沒菜吃”,不少營養學者也認同健康食用配方的蔬菜中葉菜應占50%以上。南方沿海地區春夏秋之際,雨水臺風多陽光欠缺而蟲害多,葉菜產量季節性大量減產、價格暴漲,市場用瓜豆類根塊類蔬菜充當葉菜也難以滿足要求,市場只能從適合種植葉菜的其它地區調運,這都需要低溫冷鏈系統作貯運保鮮。
蔬菜在常規狀態下,放入低溫貯運冷鏈系統中,由于其表面積極大,在層疊堆放的貯藏運輸柵格和包裝中,葉菜的內部冷卻速度很慢,其呼吸發熱與蒸發速度卻迅猛。伴隨著葉菜冷藏的溫度逐步降低,就產生大量的冷凝結露水,菜葉面出現凍傷腐爛,葉菜的品質急劇下降,在1~3天就基本干癟枯黃腐爛霉變,失去食用和商品價值。有實驗證明,用小袋透氣包裝,將市售葉菜放入家庭冰箱,對于減緩冷凝結露干癟枯黃腐爛效果也不明顯,葉菜可食用的保鮮期也增加不了幾天。
有農場的統計顯示,葉菜因升溫而引起的腐爛率, 隨著溫度升高而倍增,溫度從0℃升高10~20℃,葉菜的干枯腐爛增加5~10倍。數據還表明,若葉菜采摘后不經過快速預冷加工,直接送冷藏貯運也意義不大,此時蔬菜會品質已經下降,而且已經產生溫度升高和冷凝水,即使在冷鏈系統中貯藏,葉菜仍然繼續腐爛變質,到餐桌食用前已損失50%以上。按照這種損耗比例的統計數據,廣東省每年蔬菜產量2600萬噸中50%的葉菜,貯運銷售就要腐爛變質損耗50%,折合650萬噸。若每公斤葉菜的價格3元,就是0.3萬元/噸,廣東全省每年蔬菜就損失就達到195億元,而且這些蔬菜葉菜產品,在貯運中變成了650萬噸需要處理的垃圾。
要減緩葉菜溫度升高呼吸加快而枯黃,減免降溫冷凝結露葉菜凍傷而腐爛,較為實用的辦法,是快速降低葉菜溫度到接近冷藏需要的溫度,隨帶去掉葉菜表面的多余水分,并在貯運保鮮冷鏈的環境中盡量減少溫度變化幅度與次數。這樣,將蔬菜水分的蒸發和冷凝降到最低程度,葉菜不容易發熱干癟枯黃,葉表面也不容易結露積聚冷水,葉菜的凍傷腐爛霉變就減少很多。某些農場的加工貯運銷售系統得到的數據表明,快速冷卻加工后分揀包裝冷藏貯運銷售的葉菜,其損失率可以降到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