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電用柴油機是車輛、船舶及工程機械用柴油機的變型產品,因而電控技術的發展必然受到主要產品的影響。進入20世紀后期,由于柴油車廢氣污染物排放法規和汽油車一樣日趨嚴格,同時改善柴油機經濟性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因此在汽油機電控技術飛速發展的基礎上,一些發達國家開始對柴油機電控技術——電子噴射進行了開發和研究,并初步投入使用。電子噴射技術與電子調速技術既有相同點(即控制柴油機的噴油量),又具有根本的區別,即電子噴射還具有用電信號控制噴油時刻、噴射壓力,完全取消了燃油系統中的機械結構。
在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電控柴油噴射系統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
一是Bosch公司共軌式電控柴油噴射系統。其特點是系統中有一公共高壓油軌,用高壓(或中:壓)輸油泵向公共油軌中泵油,用電磁閥對油軌中的壓力進行調節。高壓(或中壓)的柴油由公共油軌分別通向各缸噴油器,由裝在噴油器內的電磁閥控制噴油量和噴油正時,噴油壓力或直接決定;于共軌中的壓力,或由噴油器中的增壓活塞對從:公共油軌來的燃油進行增壓。共軌式電控噴油系統可以同時控制噴油量、噴油正時、噴油壓力、噴、油速率,且能實現高壓噴射滿足排放要求。同時,在原采用傳統高壓油泵一高壓油管一噴油器的噴油系統柴油機上使用時,結構變化很小。
二是Perkins公司共軌式電控柴油噴射系統,它是在Bosch公司電噴系統基礎上的改進。該系統無高壓油泵,電噴系統主要由電子控制模塊(ECM)、高壓潤滑油供應泵、噴注壓力調節閥、噴油器等組成。其傳感器包括:曲軸位置傳感器(CMP)、增壓壓力感應器(MAP)、噴油壓力控制傳感器(1CP)、潤滑油濕度傳感器(EOT)、水溫傳感器(CET)、油壓傳感器(EOP)。系統中燃油流程如圖1所示,燃油經濾清器、油泵(低壓)、燃油集合管至噴油器。燃油系統中,高壓燃油流動,取消了高壓油管,這樣可防止柴油的可壓縮性和油管的彈性在油管內形成壓力波動,可能造成已關閉的針閥重新打開,產生二次噴射的不正常燃燒,使燃燒不完全。
噴油壓力控制系統如圖2所示,系統由高壓油泵、穩壓閥、噴油壓力控制感應器、調節閥等組成。該系統內流動的為高壓機油。高壓機油供應泵是由曲軸帶動七個活塞的油泵,在正常運行條件下,油泵輸出的壓力經過一個路軌式壓力控制閥(RPCV)控制,過多的機油經過旁通回流到回油系統,柴油機的運行情況取決于液壓壓力,而控制壓力是取決于ECM,良好的液壓控制使柴油機具有良好的運行條件。
噴油器如圖3所示:由電磁閥、提動閥、酸化增強活塞、噴油咀總成等組成。噴油器的噴射動力來自液壓能量,噴油器內的活塞及柱塞是用液壓壓力及速度來控制的。同時,噴油量是ECM發出脈沖的時間來控制噴油器中電磁閥開關時間的長短,當電磁閥通電時,提動閥打開其閥座,高壓機油將會推動活塞及柱塞下行直至最低。當ECM輸出信號斷開噴油器的電磁閥電源,噴油程序停止,提動閥關上。由于提動閥關上,高壓機油輸送管道關上,停止供油至酸化增強活塞,在酸化增強活塞內的高壓機油排人轉動空槽內。柱塞彈簧把酸化增強活塞和柱塞推回原位,當柱塞向上移動時,把燃油閥打開,低壓燃油開始注柱塞瓣內。ECM通過其噴油器使其噴射速度、噴油時間及高壓噴射壓力得到有效控制。噴射速度的控制:噴油器由液壓系統執行,它的速度比傳統的機械式快,同時其噴射速度及噴射壓力與柴油機速度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