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氣體報警器的安裝位置需綜合考慮乙醇的物理特性、泄漏源分布、環境通風條件及安全規范要求,以下是關鍵注意事項及具體說明:
一、基于乙醇物理特性的安裝原則
-
氣體密度影響安裝高度
- 乙醇蒸氣密度(約1.59 kg/m3)大于空氣(約1.29 kg/m3),泄漏后會沿地面擴散并在低洼處積聚。
- 安裝高度:檢測器應設置在距地面 0.3~0.6米 的位置,或靠近可能泄漏的閥門、管道接口等低洼區域。
- 例外情況:若環境通風良好且無低洼積聚風險,可適當提高安裝高度,但需確保覆蓋潛在泄漏點。
-
避免死角與障礙物
- 檢測器應遠離墻角、柱子等障礙物,確保氣體能自由擴散至傳感器。
- 安裝位置與障礙物的水平距離應大于 0.5米,防止氣體被阻擋導致檢測延遲。
二、針對不同場所的安裝要點
-
釀造行業(酒廠、酒窖)
- 儲罐區:在儲罐底部、閥門、法蘭連接處等泄漏高風險點附近安裝檢測器,高度距地面 0.3~0.5米。
- 發酵車間:在發酵罐、蒸餾塔周圍及氣體排放口下方設置檢測器,覆蓋可能泄漏的工藝環節。
- 酒窖:沿酒窖地面均勻分布檢測器,間距不超過 7米,確保無檢測盲區。
-
石油化工與倉儲場所
- 乙醇儲罐:在儲罐周圍設置環形檢測器,高度距罐底 0.3~0.6米,并覆蓋罐頂呼吸閥下方區域。
- 裝卸區:在裝卸臂、泵房等位置安裝檢測器,高度距地面 0.5米,實時監測裝卸過程中的泄漏。
- 倉庫:在倉庫內低洼處(如墻角、通風口下方)安裝檢測器,間距不超過 10米。
-
實驗室與科研場所
- 通風櫥內:若乙醇在通風櫥內使用,檢測器應安裝在通風櫥外部靠近操作口的位置,高度距地面 0.6米。
- 實驗臺下方:在實驗臺下方可能泄漏的區域安裝檢測器,高度距地面 0.3米。
三、環境因素對安裝位置的影響
-
通風條件
- 自然通風場所:檢測器可適當分散安裝,間距不超過 15米,確保覆蓋所有潛在泄漏點。
- 機械通風場所:檢測器應安裝在通風管道下游或氣體回流區,避免直接安裝在通風口附近導致檢測值偏低。
- 密閉空間:如地下室、隧道等,需在多個低洼位置安裝檢測器,并確保與排風系統聯動。
-
溫度與濕度
- 避免將檢測器安裝在高溫(>70℃)或高濕(>95%RH)環境,防止傳感器性能下降。
- 若環境溫度波動較大,需選擇溫度補償型檢測器,確保檢測精度。
四、安全規范與聯動要求
-
防爆設計
- 在易燃易爆場所(如酒廠、化工車間)安裝的檢測器需具備防爆功能,防爆等級不低于 Exd II CT6。
- 檢測器外殼需接地,防止靜電引發爆炸。
-
聯動控制
- 檢測器應與排風扇、噴淋系統、報警裝置等聯動,當濃度達到一級報警值(20%~25%LEL)時啟動排風,達到二級報警值(50%LEL)時觸發噴淋并切斷電源。
- 聯動控制線路需采用防爆電纜,并獨立于其他動力線路。
-
標識與維護
- 安裝位置需設置明顯標識,標明檢測氣體種類、報警值及維護責任人。
- 定期檢查檢測器清潔度,避免灰塵、油污覆蓋傳感器,影響檢測精度。
五、典型錯誤安裝案例及修正
-
錯誤案例1:將檢測器安裝在通風口正上方
- 問題:通風口氣流會稀釋乙醇氣體,導致檢測值偏低,延誤報警。
- 修正:將檢測器移至通風口下游 1.5米 處,或安裝在氣體回流區。
-
錯誤案例2:在儲罐頂部安裝檢測器
- 問題:乙醇蒸氣密度大于空氣,泄漏后會下沉,頂部檢測器無法及時響應。
- 修正:將檢測器移至儲罐底部或閥門附近,高度距地面 0.3~0.5米。
-
錯誤案例3:檢測器間距過大(>20米)
- 問題:泄漏氣體可能未擴散至檢測器即達到危險濃度,導致檢測盲區。
- 修正:根據場所面積調整檢測器間距,確保覆蓋所有區域,一般不超過 1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