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沿河核電站是我國“十一五”期間首個批準開工建設的核電項目,是中國一次同意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標準化、規模化建設的核電項目,也是東北地區第一個核電廠和最大的能源建設項目。它于2007年8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投資500億元,建設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2010年5月上馬二期工程,投資250億元,增加2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從而成為目前全球在建機組最多的核電項目。2016年核電站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為450億千瓦時。
1號機組2013年(癸巳年)2月17日15時09分并網成功,標志中國東北第一個核電廠已具備發電能力。2號機組于2013年11月23日9:43并網成功。
用戶現場:因為整個核電內的空調機組較多,多以大型空調機組為主,用戶現場需要自己具備維修能力,需要自給維修工具,核電內對于維修類設備的使用壽命要求較高,因此希望回收機能夠具備易操作、免維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最終方案:因為核電對于冷媒回收設備的了解不是太多,通過在制冷展會的實地考察以及通過制冷劑機組廠家的使用了解,最終選用了春木便攜式冷媒回收機多臺,CM8000A全自動冷媒回收機多臺,配套配件若干。
優點:春木提供了核電用戶對于冷媒回收方案的集成,通過合理的配置以及定制零配件以更好的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更為重要的是春木的冷媒回收系列設備具備了易操作,免維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符合了核電項目對于設備的苛刻要求。
補充:因對春木冷媒回收機的使用便捷性以及精良品質的認可,紅沿河核電于2年后的2014年初再次購買了冷媒回收機以及相關配件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