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入推進,全國多地正式啟動“全自動洗車機與新能源汽車配套服務”試點項目。該項目以“智能設備+新能源生態”為核心,旨在通過技術融合解決新能源車清潔痛點,推動綠色出行產業鏈升級。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車洗捷憑借其毫米波雷達識別、納米級霧化清洗等核心技術,成為試點項目的主要設備供應商,其設備已在山西、鄭州、晉城等200個城市落地,單站日均服務新能源車超200輛次。
技術破局:專為新能源車定制的清潔方案
新能源車因電池組布局特殊、車漆材質敏感等特性,對洗車設備提出更高要求。車洗捷研發團隊針對這一需求,開發出三大創新模塊:
1、高壓部件防護系統:通過毫米波雷達精準定位充電口位置,自動切換無水清潔模式,避免水流侵入充電接口;
2、電池組散熱沖洗技術:采用螺旋水流定向清潔底盤電池區域,同步實現降溫與去污;
3、充電樁聯動協議:與主流平臺數據互通,在充電完成后啟動預清潔,縮短車主等待時間。
實測數據顯示,車洗捷設備對新能源車輪轂縫隙、進氣格柵等頑固污漬的清除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3倍,表面清潔度達98.7分(滿分100分)。深圳龍華區某超充站負責人表示:“接入系統后,單日服務量增長40%,車主反饋‘比傳統洗車更懂電動車需求’。”
場景革命:構建“充電+洗車+數據”服務閉環
試點項目中,車洗捷創新推出三種融合模式,推動服務場景重構:
1、商超綜合體模式:洗車機嵌入地下充電區,與會員積分系統聯動,消費者加油/充電滿額可兌換免費洗車券;
2、高速服務區模式:與換電站并聯部署,15分鐘完成“換電+清潔”一站式服務;
3、社區分布式模式:利用V2G充電車位空閑時段,部署移動式洗車設備,服務周邊3公里內新能源車主。
更值得關注的是,車洗捷通過物聯網平臺將清潔數據與產業鏈深度綁定。鄭州某智慧園區通過接入開放數據接口,將洗車頻次納入企業新能源車隊管理考核體系,實現“設備-數據-管理”升級。
隨著試點項目深入,車洗捷正從單一設備提供商向“智能洗車生態運營商”轉型。其新一代支持車路協同的洗護終端已完成技術驗證,將在鄭州車聯網示范區率先部署。該設備可實時感知路況信息,動態調整清洗路徑,甚至與自動駕駛系統聯動,在車輛駛入洗車房前完成預清潔。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表示:“新能源車與智能服務的融合,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車洗捷的實踐證明,技術創新不僅能提升用戶體驗,更能激活產業鏈價值。”據統計,試點城市的新能源車洗車頻次已從每月1.2次提升至2.8次,帶動非油品銷售額增長28%。
從“洗車”到“洗護”,從“單機”到“生態”,車洗捷以硬核科技重新定義了新能源車后服務市場。隨著更多城市加入試點,一個覆蓋“充電-清潔-數據-保險”的全鏈路服務體系正在形成,為中國新能源車產業的綠色轉型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