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部件注塑生產中,氣紋是一個常見且棘手的問題,它不僅影響產品的外觀質量,嚴重時還可能降低部件的性能,增加次品率,提高生產成本。因此,有效解決注塑氣紋問題,是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提升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益的關鍵。本文將深入探討汽車部件注塑出現氣紋的工藝調整方法,并重點介紹模具真空機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一、氣紋產生的原因
(一)氣體來源
1. 型腔原有空氣:模具閉合后,型腔內存在一定量的空氣,若不能及時排出,就會被熔體包裹,形成氣紋。這部分氣體約占氣紋缺陷成因的60% ,是最主要的氣體來源。例如在一些結構復雜的汽車內飾件注塑中,由于模具內部存在較多的凹槽、筋位等,空氣更容易被困在其中。
2. 材料揮發氣體:材料本身含有的水分、低分子揮發物等,在注塑高溫環境下會汽化產生氣體。比如吸濕性較強的尼龍材料,如果在注塑前干燥處理不充分,水分含量超標,就會在注塑過程中產生大量水蒸氣,導致氣紋出現。
3. 添加劑揮發:脫模劑、頂出機構潤滑油等添加劑在注塑過程中受熱揮發產生氣體。若脫模劑使用過量或涂抹不均勻,在注塑時就容易因揮發氣體導致氣紋問題。
(二)排氣不暢
1. 模具排氣設計不合理:排氣槽或排氣孔的尺寸過小、數量不足、位置不當,都會影響氣體排出效率。如排氣通道截面積小于熔體前鋒面積30%時,氣體就難以順利排出 。在汽車保險杠等大型注塑件生產中,若模具排氣設計不佳,氣體容易在熔體流動末端聚集,形成氣紋。
2. 熔體流動速度與排氣不匹配:注射速度過快,超過了氣體擴散速度(如ABS材料注射速度通常需小于80mm/s),氣體來不及排出,就會被熔體裹挾。例如在薄壁汽車燈罩注塑時,若注射速度控制不當,過快的速度會使氣體無法及時排出,從而在產品表面形成氣紋。
(三)工藝參數問題
1. 熔體溫度過高:當熔體溫度超過材料熱分解臨界溫度,材料會分解產生氣體。例如聚碳酸酯(PC)材料,若熔體溫度過高,就會分解產生二氧化碳等氣體,形成氣紋。
2. 注射壓力和保壓不合理:過高的注射壓力會使氣體更易被壓縮在熔體中,而保壓壓力過早介入,在熔體未完全填充時就施加保壓,也會阻礙氣體排出。在汽車儀表盤注塑中,若注射壓力和保壓設置不當,就容易導致氣紋產生。
二、常規工藝調整方法
(一)材料預處理
1. 充分干燥材料:對于吸濕性材料,嚴格按照材料要求的干燥條件進行預處理,去除水分。比如尼龍66,需在100 - 120℃下干燥4 - 6小時,使含水率降低到0.1%以下,避免水分汽化產生氣紋。
2. 選擇低揮發性材料:在滿足汽車部件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擇揮發性低的原材料,減少揮發氣體的產生。
(二)優化工藝參數
1. 調整注射速度:采用“慢 - 快 - 慢”三階段注射速度控制。初始階段(充填量0 - 20%)低速(20 - 40mm/s)突破澆口,減少對氣體的沖擊;主體階段(充填量20 - 80%)高速(80 - 120mm/s)快速充模,提高生產效率;末端階段(充填量80 - 100%)降速至30 - 50mm/s ,讓氣體有時間排出。如在汽車內飾塑料件注塑中,通過這種三階段注射速度調整,有效減少了氣紋的出現。
2. 控制熔體溫度:合理設置料筒溫度,采用階梯式溫度分布,后段溫度比前段低30 - 40℃(以ABS材料為例),避免材料局部過熱分解。同時,定期檢查溫度控制系統的準確性,確保熔體溫度穩定。
3. 優化保壓參數:延遲保壓時間,確保熔體充分填充型腔后再施加保壓,且保壓壓力不宜過高,避免阻礙氣體排出。根據產品的形狀和尺寸,通過試模確定的保壓時間和壓力。
(三)改進模具設計
1. 增加排氣槽和排氣孔:在模具容易困氣的部位,如深槽、筋位、復雜結構附近,合理開設排氣槽和排氣孔。排氣槽深度一般在0.02 - 0.05mm,寬度根據模具大小和排氣需求確定;排氣孔直徑通常為0.5 - 1.5mm。例如在汽車發動機塑料罩蓋模具中,在筋位處增加排氣槽后,氣紋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2. 優化澆口設計:選擇合適的澆口類型和尺寸,使熔體均勻填充型腔,減少氣體滯留。如對于薄壁汽車部件,采用側澆口或點澆口,可改善熔體流動狀態,減少氣紋。同時,確保澆口位置有利于氣體排出,避免在澆口附近形成氣紋。
三、模具真空機的工作原理與優勢
(一)工作原理
模具真空機通過真空泵在模具型腔中產生負壓,將型腔內的空氣抽出,使型腔處于真空狀態。在注塑過程中,熔體在真空環境下填充型腔,避免了空氣被卷入熔體,從而有效減少氣紋的產生。在注塑開始前,模具真空機啟動,將型腔內的空氣抽出,當達到設定的真空度后,注塑機開始注射熔體,熔體在真空的型腔內順利填充,大大降低了氣紋出現的概率。
(二)優勢
1. 顯著減少氣紋:相比傳統工藝,模具真空機能夠更徹底地排除型腔內的空氣,幾乎可以消除因空氣殘留導致的氣紋問題,使汽車部件表面質量得到極大提升。對于表面質量要求極高的汽車外飾件,如后視鏡外殼等,使用模具真空機后,產品表面光潔度明顯提高,氣紋缺陷基本消除。
2. 提高產品性能:真空環境下注塑成型,產品內部結構更加致密,分子排列更均勻,從而提高了產品的機械性能、密度和熱處理效果,延長了產品使用壽命。汽車發動機進氣歧管等對性能要求較高的部件,采用模具真空機注塑后,其耐壓性和耐腐蝕性都得到增強。
3. 簡化工藝操作:減少了對復雜注射速度、壓力等工藝參數的依賴,降低了工藝調整難度和試模次數,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使用模具真空機可以更快地確定合適的注塑工藝,加快產品上市速度。
4. 延長模具壽命:降低了注塑過程中模具受到的氣體壓力和沖刷,減少了模具磨損,延長了模具下線清理周期和整體使用壽命,降低了模具維護成本。對于大型、復雜且昂貴的汽車模具,模具真空機的使用能有效降低模具損耗,提高模具的經濟效益。
四、模具真空機的應用案例
某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在生產汽車門板內飾注塑件時,一直受到氣紋問題的困擾。盡管采用了常規的工藝調整方法,如優化注射速度、改善模具排氣等,但氣紋問題仍未得到徹底解決,次品率較高。后來,該企業引入了模具真空機,在注塑前對模具型腔進行抽真空處理。經過實際生產驗證,使用模具真空機后,氣紋缺陷幾乎完全消失,產品表面質量達到了高標準,次品率從原來的15%降低到了3%以內,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同時產品的機械性能也有所提升,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汽車部件注塑出現氣紋問題嚴重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益,通過常規的材料預處理、工藝參數優化和模具設計改進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氣紋。然而,模具真空機憑借其獨特的工作原理和顯著的優勢,為解決氣紋問題提供了更高效、更徹底的解決方案。在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的今天,模具真空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值得相關企業深入了解和積極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