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氣體濃度報警器的安裝位置需綜合考慮氣體特性、人員活動區域、潛在泄漏源及環境因素。以下是具體建議:
1. 安裝高度
-
呼吸帶附近:
由于二氧化碳密度略大于空氣(1.5倍),會聚集在離地面較低處,但人員呼吸帶(通常距地面 1.5~2米)是監測實際暴露濃度的關鍵區域。 -
避免過低或過高:
-
距地面 30cm以下 可能因地面氣流或設備干擾導致誤差。
-
超過 2米 可能無法準確反映人員吸入濃度。
-
2. 不同場景的安裝策略
(1)工業環境(如廠房、倉庫)
-
靠近潛在泄漏源:
若存在固定泄漏點(如CO?儲存罐、發酵設備),報警器應安裝在泄漏源 下風側1~3米 處,且距地面 0.5~1米。 -
均勻覆蓋:
對于大面積區域,按每 30~50平方米 布置一臺,確保無監測死角。 -
避開通風口:
距送風口或排風口至少 2米,避免氣流稀釋影響檢測。
(2)室內環境(如辦公室、住宅、教室)
-
人員密集區:
安裝在人員常駐區域(如會議桌、床位、課桌)上方 1.5米處。 -
密閉空間:
地下室、車庫等區域需額外增設報警器,因CO?易積聚。 -
多樓層建筑:
每層至少安裝一臺,樓梯間或電梯口可增設以監測垂直氣流。
(3)農業溫室
-
作物冠層高度:
安裝在作物頂部上方 30cm,監測植物呼吸區CO?濃度,優化生長條件。
3. 環境因素注意事項
-
避免高溫高濕:
傳感器工作環境溫度通常要求 0~40℃,濕度需低于 85% RH,遠離熱源或蒸汽管道。 -
防化學干擾:
避免與腐蝕性氣體(如SO?、H?S)共存區域,可能需加裝過濾裝置。 -
定期校準:
每6~12個月校準一次,確保檢測精度。
4. 符合安全規范
-
參考標準:
如NFPA(美國消防協會)、ATEX(防爆設備指令)或GB 16808(中國可燃氣體標準)等,部分場景需強制安裝。 -
聯動系統:
工業場所建議與通風設備聯動,當濃度超標時自動啟動排風。
總結
安裝位置的核心原則是:既檢測氣體自然分布規律,又反映人員實際暴露風險。需結合具體場景靈活調整,必要時通過模擬測試優化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