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電網公司聯合多家科研機構和企業,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套±800kV特高壓直流量子電流傳感器,并順利通過了新產品技術鑒定。這一創新成果不僅標志著我國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還搶占了全球量子傳感技術的制高點。
據了解,該傳感器由南方電網公司輸配電部牽頭,聯合南網數研院、南網傳感公司、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超高壓輸電公司、貴州電網公司、西電高壓開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等單位共同研發。鑒定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李立浧院士、陳勇院士以及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何金良等組成,他們一致認為該產品的綜合技術性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傳感器在電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如同人體的神經末梢,不斷感知和產生各類量測數據,為電網的穩定運行提供重要支持。而此次研發的量子電流傳感器,則是一種感知能力更強的電網“感官”。它不僅能夠精準感知到毫安級別的極微弱電流,還能測量到十千安級別的短路大電流,從而實現對直流輸電線路運行情況和健康狀態的實時監測。
該傳感器利用了金剛石內部獨特的量子特性,通過檢測電流產生的磁場來實現非接觸電流測量。這種技術使得傳感器能夠在超大范圍、超高精度和高穩定性下進行電流測量,是其他傳統傳感器所無法比擬的。此外,該傳感器還是世界上首個可以應用到±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量子電流傳感器,解決了傳感器在電網強磁高壓環境下的非侵入電流測量技術難題。
南方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量子傳感技術是全球競爭的戰略科技前沿,我國政府在2024年的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開辟量子技術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因此,南方電網公司正在加快推進量子傳感器的可靠性升級和工程化應用工作,并計劃在世界上最復雜的特大型交直流混聯電網(粵港澳大灣區電網)、世界首個±800千伏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貴州省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等地開展示范應用。未來,該傳感器還將進一步拓展到新能源、工業、交通等多個領域的電流監測場景,為數字電網、數字能源和數字中國提供先進的狀態感知裝備,打造我國在量子傳感領域的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