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分享中,從環境文化與學校體制相吻合、環境文化與核心文化相一致、環境文化與教育理念水乳交融等角度分析了學校環境文化主題定位的相關思考。
本期將從培養目標、人本關懷和學校面積等角度,繼續分享嘉堯設計在對學校環境文化進行主題定位時的思考:
四、環境文化與培養目標相一致
由于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不盡相同,所以環境文化的主題定位也有所不同。幼兒園重在培養健康、聰慧的孩子,小學重在培養陽光自信、多元發展的少年,中學重在培養創新精神,能夠放眼世界和未來的新時代人才,技工學校重在培養一流的高級藍領,師范學校重在培養未來教師,綜合性大學重在培養面向世界、品行端正的復合型人才。鑒于以上學校的培養目標有所不同,在環境文化主題定位時要確保環境文化與培養目標相一致。
五、環境文化與人本關懷相結合
學校堅持柔性化管理,在管理工作、教育教學工作中注入“人性化的呵護”,真正實現“人本關懷管理至,學校幸福源泉來”的目標,營造出一種美好、信任、關懷、理解的和諧健康氛圍,讓教師能夠積極愉快地工作,學生能夠舒心快樂地學習。在進行環境文化規劃時,可以考慮人本管理、人性關懷對整體文化氛圍的影響。
六、環境文化考慮學校面積影響
在進行環境文化主題定位時,不同面積的學校追求的效果不一樣,面積小的學校著力打造精品的校園文化,面積適中的學校重視在文化方面的滲透,面積較大的學校的著眼點在綠色學校、生態學校、森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