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湖南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暨第二屆湖湘工匠發布儀式在長沙舉行。會議表彰宣布湖南省獲得2024年全國五一獎及全國工人先鋒號名單,同時在100名“湖湘工匠”人選中發布10位“湖湘杰出工匠”。江麓集團傳動分廠技術質量室技能組組長卜偉偉獲得湖南省第二屆“湖湘杰出工匠”,同時,他也是“湖湘工匠”獎杯“誕生”的見證者。
這尊象征著“湖湘工匠”的身份與榮耀的獎杯,正是在省總工會的指導帶動下,由江麓集團羅軍和唐銀波、湘電集團的易國強,及湖南湘鋼的歐勇等一批勞模工匠、技能大師,與時間賽跑、跨界合作的“藝術品”,展現湖湘工匠“技”與“藝”的共創之美。
作為創作團隊的總策劃羅軍介紹,從4月初接到制作獎杯的任務,到4月20日前完成100尊獎杯的制作,獎杯要求分量足、外觀精致,還必須充分體現湖湘工匠的技能水平。據悉,本屆獎杯杯體由蘊含“H工匠”字組合的湖湘工匠標志六面立方體、紫銅錘造金屬飄帶及紅花梨木制基座組合而成,整體給人以匠心、靈動、創新、包容、傳承、穩重、向上的視覺沖擊。
設計公司雖然提供數據和外形圖紙,但獎杯制作的細節參數、效果復現和制作工藝得靠工匠們自行去摸索。獎杯的飄帶是由紫銅經過高溫鍛造而成,如何完美定型展示飄帶高高托舉起工匠logo的靈動與精妙是關鍵。“我們切割后繞制了10多件,一直都與設計圖片有細微差別。經過10多天的摸索,制造了6套校正夾具和安裝夾具,選用碳鋼制作定型棒,成功解決飄帶定型問題,再一分一厘的比對、折彎、校正、修磨,最終定型的飄帶完美環繞在立方體周圍。”羅軍介紹,創作團隊每天工作到凌晨兩點,制作過程頗費周折,高溫燙傷、打磨起泡,新傷覆舊痕,但是大家一心只想著打磨出精品。
與此同時,唐銀波帶領團隊緊鑼密鼓地對獎杯的工匠logo和底座進行制作。采用數控銑床加工精準到厘,在一道道工序中把設計者的思路轉化成機械加工程序,讓工匠logo的制作集設計的柔美與金屬的堅硬完美融合為一體。
如何固定六面立方體與金屬飄帶,也是一個“燒腦”的過程。金屬飄帶的厚度有限,且由手工錘造,誤差總會存在,金屬立方體固定的位置和角度也會有偏差。最終團隊采取了半球螺母嵌入金屬飄帶內側,再通過活動螺釘與立方體連接,以二次固定的方式消除誤差。
在這場創作碰撞中,中國兵器首席技師羅軍和唐銀波兩名大國工匠,以及羅軍、唐銀波國家級大師工作室的能工巧匠們,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與汗水,留下濃墨重彩的兵工足跡。這正是企業長期以來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展師徒“結對子”、技能培訓、專題講座等專項行動,不斷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生動寫照。接下來,企業將堅持把“工匠精神”融入創新發展之中,建立健全以崗位創新、班組創新、勞模創新工作室為主要載體的職工創新工作體系,力爭培養造就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文字:王澤芬 李春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