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掛網公示案例解析】
日照鋼鐵的清潔運輸超低排放改造如何實施的?
隨著超低排放政策實施以來,很多工礦企業想做超低排放改造或者一直在努力做,卻又苦于經驗,欠缺,不知從何做起,如何才能讓效果最大化,為此,九九云環境打造了【掛網案例分析】欄目。旨在通過對行業內已經在中鋼協等平臺掛網的超低排放改造成功案例進行分析,與大家一起分享和學習他們在項目中取得的成功經驗,如何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解決改造過程的難題,甚至是技術上的創新,幫助大家從中獲取經驗,用以實現同樣的成功。我們只做單純的行業經驗分享,不涉及任何供應商的推薦。
項目概況
公司現有全部生產工序,4座180㎡帶式燒結機、2座360㎡帶式燒結機,2座600㎡帶式燒結機、2座60萬噸鏈回環球團生產線、2座530m3高爐、2座580m3高爐、10座1080m3高爐、2座60噸轉爐(配套LF精煉爐)、6座120噸轉爐(配套LF精煉爐和RH真空爐)、1條小H型鋼生產線、1條大H型鋼生產線、1條2150mm和1條1580mm帶鋼生產線、5條ESP生產線,配套3套20萬t/a回轉窯、3臺20萬t/a套筒窯、機械化料場、機械化焦場等公輔配套項目。
超低排放改造情況
2019年以來,日照鋼鐵統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大局,投資50多億元全面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先后實施了煙氣除塵、脫硫、脫硝、深度凈化、料場全封閉、翻車機改造、氣力輸送、管帶機輸送、清潔運輸提升等150多個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對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以及清潔運輸進行全流程、全過程超低排放改造,企業綠色競爭力得到明顯提升。
清潔運輸改造實施措施
1、不同物料設置不同的清潔方式運輸
日照鋼鐵根據廠區不同的物料和產品,采用不同的清潔方式運輸。并在企業大宗物料和產品汽車運輸車輛通過的大門(東二門、東三門、西門、西南門、北一門、北二門、北三門、北六門)設置了門禁智能管理系統,各通行車道均單獨配備攝像頭,用于監控并記錄運輸車輛通過大門進出廠情況。并集成到全公司的超低排放管控一體化平臺統一監管。
2、外部運輸改造
日照鋼鐵進出廠區的大宗物料和產品主要采用火車、管帶機皮帶機輸送、汽車運輸三個方面。
①火車運輸:現有一條鐵路專用線和一條專用鐵路。于日照市坪嵐鐵路接軌,廠內鐵
路線路里程26.02公里,內燃機車2臺,翻車機1臺,微機連鎖設備41個,廠內鐵路車輛14輛,主要運輸的原燃輔料有焦炭、煤炭、合金和部分成品鋼材等。
②管帶機皮帶機輸送:公司礦粉輸送管帶機全長8.2km、一條礦粉輸送皮帶機,全長3.5km、一條水渣輸送皮帶機,全長2.8km。主要運輸的原料有:PB粉、羅泊河粉、超特粉等。
3、廠內運輸改造
日照鋼鐵廠內重載運輸車輛共計103輛,非道路移動機械共計219輛,分別做了登記。
①廠內運輸車輛
廠內103輛日照鋼鐵廠內運輸類車輛主要負責將除塵灰、料渣、廢鋼、鋼板坯、鋼材等物料倒運至相應用戶車間,部分車輛用于相關其他二級廠的倒運業務等區域性生產用車。
所有廠內運輸車輛通過建立臺賬完成企業內部編碼登記,記錄內容包括序號、車號、環保登記編號、注冊日期、燃料類型、排放階段、車輛識別代碼(VIN號)、發動機型號、發動機號等,并對于取得牌照的車輛,進行對應排放標準的判定。
②非道路移動機械
日照鋼鐵非道路移動機械包括挖掘機、裝載機、叉車、抓鋼機、扒爐機等共計219臺,全部符合日照市相關部門要求。對合格的非道路移動機械頒發了合格證與日照市生態環境局監制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牌”,并全部完成環保登記編碼工作。
4、清潔方式運輸量比例不足的彌補
日照鋼鐵2022年2月~4月進出廠大宗物料(包括粉礦、塊礦、煤炭、焦炭、外購球團、廢鋼、合金、石灰、石灰石、白云石等)和產品(包括鋼材、水渣、鋼渣等)的清潔方式運輸比例分別為44.66%、45.05%、38.57%,雖然未達到清潔運輸比例,但企業通過與上下游廠商簽訂合同、加強門禁管控要求、購置國六車輛等方式,于2023年3月份實現國六及新能源車輛百fen百使用,以此彌補清潔運輸量比例不足,滿足超低排放要求。
實施清潔運輸改造取得的減排效果
日照鋼鐵通過對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以及清潔運輸的全流程、全過程超低排放改造,企業綠色競爭力得到明顯提升。并榮獲“2021年中國卓越鋼鐵企業品牌”“鋼鐵行業改革開放40周年功勛企業”“山東省‘十qiang’產業集群領軍企業”“2019年度山東省新材料領軍企業”“山東省制造業高端品牌培育企業”“山東省新跨越民營企業”等榮譽稱號。


往期推薦:
新建鋼鐵項目如何實現超低排放達標?青島特崗續建工程超低排放改造設計方案
【中鋼協掛網公示案例解析】山東巨能特鋼超低排放改造實施項目案例
[中鋼協掛網公示案例解析]承德建龍全 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案例
鋼鐵企業清潔運輸超低排放如何改造?武漢鋼鐵有限公司改造實例分析
短流程鋼鐵清潔運輸如何改造?萬泰特鋼清潔運輸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