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底我國電解鋁產能置換再掀小高潮,包括陜西、貴州、新疆三地鋁企產能置換方案的公示或公告。
其中陜西省經信委公告陜西美鑫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鋁鎂合金建設項目產能置換方案的公告,產能指標分別來自陜西銅川鋁業有限公司24萬噸、陜西三秦能源長宏鋁業有限公司4萬噸、澄城縣金元鋁業有限公司2萬噸。
新疆經信委公示新疆其亞鋁電有限公司38.8萬噸電解鋁產能指標來自四川其亞鋁業集團有限公司產能38.8萬噸。
貴州省經信委發布公示,興仁縣登高鋁業有限公司已建成10萬噸電解鋁產能,指標來自包括貴州玉屏廣茂鋁業有限公司(2.63萬噸)以及其他兩家電解鋁企業,總量為10.33萬噸。ALD了解,另外兩家電解鋁企業分別是貴州省遵義金蘭(集團)偉明鋁業有限公司(3.2萬噸)和貴州省安順黃果樹鋁業有限公司(4.5萬噸)。
10月27日山東經信委發布“關于兗礦集團有限公司電解鋁產能指標完成交易的確認意見”,本“意見”對兗礦集團有限公司14萬噸電解鋁產能指標轉讓給內蒙古創源金屬有限公司,完成了產能指標置換交易進行了確認。
ALD統計2011年(含)至2017年10月底我國官方一共公示淘汰電解鋁產能指標378.7萬噸,其中官方公告(包括正在公示階段的)交易215.13萬噸,有34.33萬噸用到了已投產項目中,剩余180.8萬噸將被用于擬在建電解鋁項目。
在已發布產能置換公示或公告的電解鋁企業中,內蒙古固陽縣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置換到39.1萬噸產能,是目前置換到指標最大的企業,新疆其亞置換到38.8萬噸位列第二,內蒙古創源換到38.7萬噸位列第三。
截至2017年10月底我國電解鋁產能指標置換主要企業統計
根據截至目前我國已經發布的大量電解鋁產能置換方案公示或公告,ALD發現有以下特點:
一是,基本遵循國家關于產能置換的政策進行。我國的電解鋁產能指標置換一般經過先有官方宣布淘汰,然后進行產能置換的途徑進行,對官方已經宣布淘汰產能的置換占絕大多數,如蒙泰,錦聯,創源、新疆其亞等。
二是,也有例外,存在新舊產能交錯運行置換的情況。如華仁新材料有限公司,貴州經信委在2016年曾以“中國鋁業貴州分公司(清鎮)電解鋁“退城進園”項目產能置換方案公告”為題發過公告,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43萬噸產能計劃2019年淘汰,而華仁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經投產運行。
陜西美鑫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本次公告置換自陜西銅川鋁業有限公司24萬噸產能指標中,有9萬噸是已經淘汰的,仍有15萬噸產能(計劃2018年淘汰)仍在運行中。
三是,存在通過提高電流強度,進而擴大產能置換指標的情況。如本次新疆經信委公示的新疆其亞置換的來自四川其亞的38.8萬噸產能,根據公示四川其亞合規產能35萬噸,由于2014年6月公司生產裝置進行了強化電流改造,電流強度提高10%,實際生產能力達到38.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