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大家,其實,完全沒必要著急!
距離四百萬銷量大關咫尺之遙
截止到2018年8月30日之前,全球電動乘用車的累計銷量約達到400萬輛;6月底,全球電動乘用車的銷量突破350萬輛。不計入電動巴士的情況下,預計全球電動車累計銷量將在2018年9月初達到400萬。但如果是在特斯拉model3銷量下滑的情況下,銷量達到400萬的時間可能會有所延遲。
2018年年底之前,預計將會有幾款新的電動車型上市,而這也將進一步提升其銷量。特斯拉model3將于2019年年中進入歐洲市場,而這也將進一步提升歐洲地區的電動車銷量。中國政府的雙積分政策也將在2019年生效,無疑也有利于電動車銷量的增長。
舉足輕重的中國市場
在取得這一成績過程中,中國市場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自2011年以來,中國電動乘用車銷量在全球電動乘用車市場的銷量份額當中的占比約為37%,而其中電動巴士銷量占比更是接近99%。
隨著中國政府對電動車支持力度的改變,電動車銷量也出現大幅增長。2018年第一季度之前,在全球電動車銷量達到300萬輛的情況下,中國市場貢獻的份額達到35%。而在第一個百萬銷量力,中國在其中只貢獻了15%的份額。
電動車銷量實現下一個百萬級的突破或將花費6個月之久,彭博新能源財經則預計到2019年3月份,全球電動車累計銷量將達到500萬輛。
毫無疑問的是,未來電動車銷量的增長當中約42%的份額將會是來自中國市場,而歐洲和北美則將分別貢獻26%和25%。
破百萬步伐加快,時間在縮短
電動車銷量實現百萬級突破的時間在慢慢縮短。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電動車累計銷量實現了100萬的突破,約花費了60個月的時間,而其中北美和歐洲則貢獻最多,所貢獻的份額分別達到39%和33%。
全球電動車銷量突破200萬花費了17個月的時間,而躍過300萬輛僅花費了10個月的時間。
全球電動車累計銷量突破500萬僅需6個月時間。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歐洲和北美電動車在新車銷量當中的占比分別為4%、2.3%和1.6%。時間的縮短也是因為中國、歐洲和北美等主要市場電動車銷量在新車銷量當中的占比不斷提升。
油電并驅好,兩條腿走路更穩
看到這里,大家也許覺得和題目怎么是相反的描述,通篇都在說“要購買電動車”,而不是“著什么急”。
但電動車近400萬的銷量,在全球汽車過億的年銷量對比下,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可以想象這個新能源汽車的狂潮是不是雷聲大雨點小。
在對價格極度敏感的中國人心里,同級別的電動汽車比燃油車貴太多,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多出來的價格至少要用3年時間才能回本。
除了不在意搖號的特斯拉車主,大多數購買電動車的車主是受到政策的推動,唯有新能源能緩解搖號多年的痛苦,暫且先占一個坑,以免到時候連新能源車牌都沒得用,所以類似知豆、北汽這樣價格低廉的電動車賣得特別好。
如果真到了燃油車停售時間,燃油車依然熱銷,企業也不會有車不賣。只有到了燃油車技術窮盡,油耗指標再也降不下來,且燃油價格瘋漲時,企業才可能是舍得停售燃油車。
事實上,傳統燃油車的低油耗技術進展,比電動車的容量提升技術,始終是要成熟的,速度快得多。不少精品車型已經將油耗控制在5l以內,符合燃油積分政策支持范圍內,車企未必會舍本逐末。
燃油車和電動車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死對頭,而是互補共生。兩條腿走路,并駕齊驅,才是至少10年以內的大方向,所以我才說“著什么急!”
責任編輯:王旸